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无可奈何
成语故事

无可奈何11.jpg

成语解释: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也表示对于某种事情或状况感到无能为力,无法改变。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献记载,描述了在某些无法挽回的情境下,人们感到无能为力和无法改变事实的心情。

引申意义:

        除了字面上的解释,这个成语还常用来形容面对困境时的无助感,或者是对某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或趋势的认命态度。

比喻意义:

        无可奈何有时也用来比喻一种不得不接受现实,尽管内心可能并不愿意的心理状态。

近义词:

        百般无奈、无计可施、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无法可想等,这些成语都表示对于某种情况或问题感到没有办法解决或改变。

反义词:

        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游刃有余等,这些成语则表示对于某种情况或任务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和处理。

成语辨析:

        “无可奈何”和“无计可施”都有没法办的意思。但“无可奈何”偏重在于对事情发生之前已预料到没法办,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无计可施”则重在事情已经发生,想不出办法来处理,属于事后的反应,比较被动。

文化内涵与智慧:

        无可奈何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于命运和不可抗拒力量的认识。在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人们相信有一种超越人类控制的力量在影响着世界和个人的命运。这种思想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敬畏,以及对于个人能力和局限性的认识。无可奈何的智慧在于教导人们接受现实,尽管这可能并不容易,但在某些情况下,接受并适应可能是唯一的选择。这种态度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即在不可改变的事情面前,保持内心的平静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相关故事:

        汉武帝时,由于统治阶级对内以严酷的手段进行治理,对外又不断地进行扩张,对百姓强征暴敛,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尤其是广大农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们纷纷举行起义,起义队伍大的数千人,小的几百人,自立旗号,攻打城池,夺取武库,释放死囚,杀官员,在乡里抢劫富豪,救济贫民,响应者不计其数。起义震惊了当时的皇帝和朝中大臣,他们都很害怕,急忙调兵遣将,派重兵前去武力镇压。然而,起义的队伍却越战越勇,有不可阻挡之势。
        皇帝和大臣们恐慌了,只得调集了更多的军队,执行残酷的杀戮政策,一下子杀了一万多人,还杀了给起义军运送粮食的几千人,这样,几年后才捕获了一些起义军首领,但是,那些被打散的起义者和没被杀死的人,他们又重新聚集起来,占领山岭和水乡,使水陆交通阻塞,他们往往成帮结伙地袭击官军,闹得声势很大,统治者心中既恨又怕,但又对起义军毫无办法。
        于是朝廷又制定了《沈命法》,规定:对于成伙的盗贼没有发觉的,或者已经发觉应捕获而没有能够捕获的,凡年俸禄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主要责任者,一律处死。打这以后,小官吏怕杀头,虽有农民起义者也不敢揭发,怕揭发了抓不住人,自己触法并牵连郡太守,而郡太守也不愿意他们揭发,所以,农民起义军队伍越来越壮大。
        “无可奈何”这句成语,在这个故事中是用来形容:统治者对农民起义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消灭他们,但起义军却越战越勇,声势越来越大,统治者对此,只能怀恨在心,却毫无办法。
        后来,“无可奈何”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心中不乐意,但却毫无办法。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