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无所畏惧
成语故事

无所畏惧11.jpg

成语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成语出处:

        《魏书·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成语来源:

        南北朝时期,北魏发生内乱,董绍上书希望能统率三千瞎眼的巴人定能将叛军消灭,肃宗看了奏折问太监徐绍巴人是否瞎眼,徐绍对肃宗说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说巴人非常骁勇凶悍,见了敌人无所畏惧,奋勇杀敌。肃宗下令让董绍立刻去平叛。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挑战时,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它强调了勇气、决心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比喻意义:

        除了字面意思外,“无所畏惧”还可以用来比喻对某种情况或问题毫不畏惧,敢于直面和解决。这种用法通常强调一个人的坚定、果断和勇敢。

近义词:

        1.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2. 胆大妄为:毫无顾忌地干坏事或大胆地乱做事。

        3. 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

反义词:

        1.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2. 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比喻顾虑重重。

成语辨析:

        “无所畏惧”和“浑身是胆”都形容胆大、勇敢。但“无所畏惧”强调面对一切危险或困难都无所畏惧;“浑身是胆”强调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大,不怕凶猛的力量,勇于挑战。

文化内涵与智慧:

        “无所畏惧”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坚韧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有决心,不退缩、不畏惧。这种精神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优秀品质。同时,“无所畏惧”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盲目冲动。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准备,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取得更好的结果。

无所畏惧1.jpg

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个叫董绍的人,从小就爱好读书,精通诗词,又颇有风度仪采。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也曾做过殿中侍御史、国子助教、积射将军、中书舍人等官,但结局颇为不幸。
        有一年,豫州城有个叫白早生的人发动叛乱,皇上命令董绍前去安抚。董绍走到上蔡这个地方,却遭到敌军的袭击,被抓起来押往江东,一直将他扣留。梁武帝萧衍手下有个叫吕僧珍的将军,与董绍交谈了几句,便很器重他。萧衍听说后,便派人劝慰董绍说:“你是国家的忠臣,家中的孝子,国家不能没有你,现在任你选择是留还是走。”董绍回答说:“老母亲还在洛阳,我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回去。”萧衍又派了主书官霍灵超对董绍说:“这次送你回去,希望能通过你的努力让两国重新言归于好,大家都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做不是很好吗?”董绍说:“言归于好,使老百姓能够安定,这是两国间的大事。你们既然让我转告,我一定向皇上禀告明白。”可等董绍回到本国,世宗皇帝对他虽好好地安慰了一番,但对两国和好之事却是不同意。
        后来,有个叫萧宝夤的人在长安造反。董绍给皇帝递了奏折,希望能统帅兵马去攻打他。奏折上说:“我将统帅三千名瞎眼的巴人,定将叛军全部歼灭。”肃宗看了董绍的奏折,对身边的太监徐纥说:“那些巴人果真瞎眼吗?”徐绍对肃宗皇帝说:“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意思是说那些巴人非常骁勇凶悍,见了敌人无所畏惧,一个个都会奋勇杀敌。并不真是瞎啊。”肃宗听了大笑,下令让董绍立刻去征讨叛军。
        可这样一个有抱负有能力的人后来却被人指派去放马。面对苍凉的群山和振鬃长啸的骏马,董绍禁不住悲伤,曾写了这样一首诗:“在山坡上骑马漫行,马渴了就喝点黄河水。我现在宁愿置身在遥远的边关,耳边似乎又听到了让人伤心的楚地歌谣。”
        后来,董绍被一个叫宇文黑獭的人杀死。
        成语“无所畏惧”用来形容什么都不怕。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