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意思是指因为自己的失败或错误而感到羞愧,没有脸面去见家乡的人。其中,“江东”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安徽、江苏一带,而“父老”则是对家乡长辈的尊称。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描述楚汉相争时期,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逃到了乌江边上。当时,乌江的亭长劝项羽回到江东,重新整顿力量再来。但项羽觉得自己已经失败,没有脸面回去见江东的父老乡亲,于是选择了自刎。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的来源与项羽的悲壮故事紧密相连。它不仅仅描述了项羽个人的情感,更引申为一种对于失败和错误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家乡和长辈的敬重之情。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因为失败或错误而感到极度羞愧,无法面对家乡的人或熟悉的环境。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重大挫折后,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近义词:
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无颜见江东父老”,都表示羞愧难当,无法面对家乡人的意思。
反义词:
与这个成语意思相反的词或表达可以是“衣锦还乡”,意思是成功或荣耀地回到家乡。
成语辨析: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它通常用于描述个人因为失败或错误而产生的深刻羞愧感,而不是用于描述一般的不好意思或轻微的尴尬。同时,它更多地强调了对家乡和长辈的情感,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失败和错误的看法,即失败和错误是可耻的,需要深刻反思和承担责任。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于家乡和长辈的敬重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尊老敬老的美德。这种文化内涵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失败和错误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也要保持对家乡和长辈的敬重之情。
成语故事:
秦末农民大起义,项羽灭秦,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王,然而他自以为有功,不行仁政,光依仗武力,失去了民心,遂渐由盛转衰。
公元前202年,项王军队被汉军围在垓下,粮尽援绝,形势危急。一天夜里,四面八方传来楚国的民歌。项羽大惊:“难道汉军把楚国占领了吗?为什么有这么多楚国人唱歌呢?”士兵们听到乡音,以为楚地都失守了,思起故乡和故乡的亲人,一时涕泪交加,哭声震天,纷纷丢下兵器,四处逃散。其实,这是刘邦的一个计策,他派人抓了一些楚人,命令他们唱楚歌,汉军的士兵们一起跟着唱。项王的士兵大多是楚地人,这样就达到了涣散楚军军心的目的。
项羽无心作战,带领一支军马突围南逃,刘邦紧紧追赶。逃到乌江边上,项羽仰天长叹,前有大河,后有追兵,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败在刘邦手下。这时,乌江的亭长划着一只小船靠了岸,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只有千里地方,几十万人口,也可以让您立足了。大王赶紧过河吧。现在江边只有我这一条船,汉军没法渡江追赶。”
项羽悲愤地笑着说:“天要叫我死,我渡江有什么用?况且八千江东子弟跟随我渡江征战,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就算是江东父兄怜惜我、宽恕我,尊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难道我能问心无愧吗?”
项王抚摸着跟随自己身经百战的骏马,把缰绳递给亭长,说:“这是一匹好马啊!跟随我这么多年了,不忍心让它跟我死,让它跟着您吧!”项王目送着船儿载着心爱的马匹离去,泪花在眼里滚动,虞姬死了,马儿走了,一世英名就这样付诸流水。
刘邦追兵步步逼近,项王转身与之短兵相战,挥舞宝剑,一转眼汉军倒下了数百人,项王也受了重伤。他最后看了一眼江的对岸,那儿有父老乡亲,自己却无脸回去了!
剑气如虹,项王举剑自刎了。
后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自愧见故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