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不名一钱
成语故事

不名一钱11.jpg

成语解释:

        名:占有。形容极其贫穷,一个钱也没有。也作“不名一文”、“不名分文”。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邓通)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汉文帝刘恒的宠臣邓通,依靠皇帝的恩宠,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物。但邓通为人低调,不张扬,深得文帝喜爱。有一次,文帝请一位相士为邓通看相,相士直言邓通将来会穷困潦倒。文帝听后大笑,认为自己能让邓通富贵,怎么可能让他受穷呢?于是,文帝将蜀郡严道县的铜山赐给邓通,允许他铸钱。邓通由此成为了“富埒天子”的大富豪。然而,好景不长,文帝去世后,景帝即位,邓通失去了靠山,家产被没收,最后真的应了相士的话,饿死街头,“竟不得名一钱”。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其贫穷,身无分文。它也警示人们,权力和财富都是暂时的,不能依靠这些东西来保障自己的一生。真正的财富应该是知识、能力和品德。

比喻意义:

        “不名一钱”比喻极其贫穷,也可用来形容某种东西毫无价值或地位极低。

近义词:

        一贫如洗、身无分文、家徒四壁

反义词:

        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家财万贯

成语辨析:

        “不名一钱”和“一贫如洗”都形容极其贫穷,但“不名一钱”更强调身无分文,连一点点钱都没有,而“一贫如洗”则侧重于形容家境清贫,一无所有。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即认为财富和权力都是靠不住的,只有知识和品德才是真正的财富。它也告诫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要忽视精神财富的积累。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要过分依赖某种外在的东西来保障自己的生活。

不名一钱1.jpg

成语故事:

        汉朝时,一天,汉文帝刘恒梦见自己突然腾空而起,几乎跳出九霄云外,但因气力差一点,还差咫尺。正在这关键时刻,来了个黄头郎,脚下用力一推,终于使他登上了天界。
        文帝醒后,梦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早朝后,他在未央宫西侧的水池旁看见一个头戴黄帽的御船水手,跟梦中的黄头郎很像。一问,才知他叫邓通。
        文帝很相信迷信,认为就是邓通推他上了天,可见是个奇才,就封他为上大夫,宠爱有加,经常到他家去玩。其实邓通别无所长,不会做事,只会讨皇上欢心。
        一天,汉文帝在邓家玩,乘兴找来一位算命先生给邓通相面,没想到那算命先生竟说邓通将来会穷困潦倒,甚至饿死。文帝听了很不高兴,说:“邓通怎么会饿死呢?我会让他享受荣华富贵的。”
        于是,文帝下令把蜀郡严道(今四川荣经)的铜山赏给邓通,允许他自己铸造钱币。这样,过了不多久,“邓氏钱”便传遍天下,邓通家更是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邓通受到皇上如此宠爱,自然是感激不尽。不久,文帝背上生了个痈,常常化脓。邓通为了报答文帝的厚爱,就不顾肮脏,常为他吮吸脓血。
        一次,太子刘启入宫探望文帝,正巧文帝痈脓又胀,就叫太子吮吸,太子吸了一口,就恶心吐去,脸色也变了。皇帝长叹一声,仍传邓通来吮吸余脓。太子又愧又恨,连吐了几次,从此,他对邓通充满怨恨,发誓将来要报复他。
        汉文帝46岁时驾崩,太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景帝继位后,他想起了旧恨,就下诏把邓通的官职撤掉了。
        不久,又有人到景帝面前告状,说邓通违反了铸钱法。景帝派人一查,确有其事,就下令收回严道铜山,并把邓通的家产全部查抄。
        邓通破落后,无家可归。幸亏景帝的姐姐长公主记着文帝的遗言,时常接济他,邓通才得以度过了两年。后来,长公主再也没空顾及他,邓通只好以讨饭为生。他两手空空,不名一钱,最终还是饿死了。
        后来,人们就用“不名一钱”这个成语,来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