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不甚了了
成语故事

不甚了了.jpg

成语解释:

        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丁志·黄州野人》:“初不甚了了,养之数日,始能言,乃实人也。”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看到野外有个奇怪的人,刚开始他并不清楚这个野人是什么情况,只是模糊地有些了解。经过几天的相处和观察,他才逐渐明白这个野人其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什么怪物或幻影。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含义就是,有些事情在一开始可能并不十分清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才能真正明白其真相。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或陌生的事物时,不能仅凭表面现象或初步印象就轻易下结论,而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比喻意义:

        就像看一本书,如果只是匆匆翻阅,可能只能了解个大概,而无法领会其中的精髓和深意。只有仔细阅读、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

近义词:

        一知半解、雾里看花、茫然不解。

反义词:

        了如指掌、一目了然、洞若观火。

成语辨析:

        “不甚了了”和“一知半解”都表示对某事物理解不深不透。但“不甚了了”表示懂一点,但不完全了解或明白,侧重于理解的程度差;“一知半解”表示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侧重于理解的片面性。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知识和理解的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学习要深入、要透彻,不能浅尝辄止。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时,不要轻易下结论或发表意见,而应该虚心学习、深入研究。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


不甚了了1.jpg

成语故事: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十分聪明而有礼貌,“孔融让梨”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相传孔融十岁时,跟着他的父亲来到洛阳,当时,家居洛阳的河南太守李元礼是名重一时的人物,因此在他府中出入的不是他的至亲好友,就是当时的名流,一般人是踏不进他家门槛的。
        孔融听到这一情况,决定去拜望李元礼。他来到李元礼的家门口,大大咧咧地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请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的将孔融带到客厅,李元礼见他是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小孩,惊奇地问:“我并不认识你呀?请问你是我哪门子的亲戚?”
        “我家和你家是世交。我名叫孔融。”孔融说。
        李元礼一片茫然,想不起自己有一门姓孔的亲戚。孔融侃侃解释说:“我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先祖孔子和您老人家的先祖老子李耳交情很深,那难道还不算世交吗?”
        李元礼和当时在场的宾客听了,都十分惊奇。李元礼便很客气地请孔融入座,和他交谈起来。
        不一会,大中大夫陈韪前来拜望李元礼,在座的宾客把孔融刚才的一番话告诉他。陈韪很不以为然地说: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出息。)
        孔融听了,马上接口说:“想来您老人家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了,所以……”
        宾客们都为孔融反应敏捷而倾倒,高兴得笑了起来,而陈韪则窘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不甚了了”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模模糊糊,不十分了解。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