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不遗余力
成语故事

不遗余力11.jpg

解释:

        指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形容做事十分努力、全力以赴,不留下一点余力。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最初来源于战国时期,描述秦国攻打赵国时的全力以赴。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形容人做任何事情都投入全部力量,不留余地。它强调了做事的彻底性和全力以赴的态度。

比喻意义:

        不遗余力不仅用来形容实际的物理力量,还常用来比喻精神、智力、资源等方面的全力投入。比如,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创新等方面不遗余力,就是指他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最大努力。

近义词:

        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尽心尽力等,都表示中立或者正面的付出最大努力的语境。

反义词:

        三心二意、留有余地、敷衍了事等,表示中立或者负面的不够全力以赴的语境。

辨析:

        “不遗余力”与“竭尽全力”都表示中立或者正面,且都表示中立或者正面的“全力付出”。但“不遗余力”更强调“不留余地”,即连剩余的力量也不保留;“竭尽全力”则更侧重于“竭尽”,即用尽全部力量。

文化内涵与智慧:

        不遗余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努力和奋斗的高度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和全力以赴是被广泛推崇的品质。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不仅要付出努力,而且要毫无保留地付出,这样才能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全神贯注,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这种智慧不仅对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遗余力1.jpg

故事:

        战国的时候,诸侯各国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经常打来打去。其中,以秦国实力最强。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举进攻赵国。赵王拜廉颇为将,与秦军作战。不料,赵军连战连败,还损失了一名都尉。赵王见秦军势强,不由十分恐慌,连忙召来虞卿和楼昌商量,对他们说:“寡人决定与秦兵决一死战,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没有用啦。我看还是派使者去向秦国求和吧!”楼昌无可奈何地摇头说。
        虞卿却说:“我主张停战,但不主张求和。秦国这次攻打赵国动用了几十万兵力,可谓是不遗余力。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打败赵国,不会接受讲和的。依臣之见,我们应该派使者带贵重的礼物去向楚、魏求援;秦国以为楚、魏和我们赵国联手对付他们,肯定会害怕。到时候我们再去议和,才会成功。”
        赵王没有采纳虞卿的建议,仍然派使者去向秦军议和。秦王接待了使者。消息传来,赵王很高兴。但虞卿却认为秦国见楚、魏、赵三国没有联合,必定会继续进攻。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秦军一路势如破竹,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
        后来,秦国因力量不济,暂时从邯郸撤退,但是提出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作为议和的条件。赵王知道后,召集群臣商议,有些大臣主张接受秦国的条件。而虞卿却说:“大王您看秦军现在退兵,是因为久攻不下,士兵劳累呢?还是出于爱护赵国之心呢?”
        “秦国攻赵不遗余力,怎么会爱护呢?”赵王说。
        “对!”虞卿说:“既然秦国已经无力再战,而您却白白送给他们六座城池。那样的话,秦国增强了实力,还是会进攻赵国的。”
        赵王认为虞卿讲得很有道理,就派他去和齐、韩、魏三国联盟,共同抵抗秦兵。这样一来,秦国果然主动派使者来与赵国议和了。
        后来,人们就用“不遗余力”这个成语,指把全部力量都使了出来。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