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出处:
《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来源: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管子·戒》中提到“无翼而飞者声也”,意味着声音无需翅膀就可以传播得很远。而《战国策·秦策三》中的“众口所移,毋翼而飞”则进一步强调了众人之口可以迅速传播消息,就像没有翅膀也能飞翔一样。
引申意义:
除了字面意思表示物品突然丢失外,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更多地被用来比喻消息、传闻等传播得非常迅速和广泛。
比喻意义:
当形容某消息或传闻迅速传播时,可以说这个消息“不翼而飞”,意味着它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各处。
近义词:
不胫而走:形容事物无需推行,就能迅速地传播或流行。
反义词:
秘而不宣:保守秘密,不向外界宣布。
辨析:
“不翼而飞”和“不胫而走”都用来比喻事物传播迅速,但“不翼而飞”更多时候强调事物的突然消失或传闻的快速传播,而“不胫而走”则更侧重于事物自然而然地流行或传播。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于信息传播速度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在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古代,人们已经意识到口碑传播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条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口口相传迅速传遍整个社区或国家。这也提醒我们,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注意自己言行的影响力,因为一条小小的消息也可能在不经意间“不翼而飞”,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故事:
战国末期,秦昭王派大将王稽率领大军,去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遭到了赵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一连17个月,还是没能攻下邯郸。
这时,王稽的谋士庄向他献计说:“这么久未能攻下邯郸,主要是我军士气不足。将军为什么不犒赏一下将士,借以鼓舞士气,提高斗志呢?”
王稽傲慢地说:“我只知道执行大王的命令,用不着你来对我指手划脚。现在我军攻城这么久,未能攻下,我不是要犒赏他们,而是惩罚他们!”
庄听了,劝谏说:“将军,你现在虽然得到大王的宠信,但你如果如此独断专行,蔑视你手下的将士,这样迟早会闹乱子的。我听说,如果一连三人谎称街上出现老虎,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如果有十个人合力揉弯一个木椎,那也很容易。如果无数人一起传播某一消息,这消息就会不翼而飞。所以,群众舆论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如果你和下面的将士对立起来,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但是,王稽对庄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不久,王稽手下的将士由于对王稽的所作所为不满,终于发生叛乱。秦昭王对王稽十分恼火,下令将王稽杀头问罪。
后来,“不翼而飞”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不必推广而自会迅速地传播。也用来指某样东西莫名其妙地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