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不可同日而语
成语故事

不可同日而语11.jpg

成语解释:

        不可同日而语指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意思是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臣服和臣服于别人,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后来这句话被简化为“不可同日而语”,并广泛流传。

成语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事物比较和鉴别的智慧。引申为两种事物或情况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无法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比较或评价。它强调了在进行比较和评价时,要注意事物或情况之间的差异性。

成语的比喻意义:

        比喻两种事物或情况相差悬殊,无法相提并论。就像不能把不同日期的天气情况放在一起谈论一样,因为每一天的天气都是独特的,无法简单地进行比较。

近义词:

        不可相提并论、未可同日而语、无可比拟。

反义词:

        相提并论、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成语辨析:

        “不可同日而语”与“相提并论”都表示对两种不同事物不能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但“不可同日而语”强调的是两种事物本质上的不同和无法比较;“相提并论”则更多地强调不应该把不同的事物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或评价。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和对事物差异性的认识。它告诉我们,在比较和评价事物时,要注意到事物之间的本质差异和不可比性,不能简单地将不同的事物或情况相提并论。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时刻铭记的。

不可同日而语1.jpg

成语故事:

        战国后期,七大诸侯国互争长短,战争连年不断。当时七大诸侯国中,以秦国势力为最大。秦国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在和其他六国的战争中常常取胜。
        纵横家苏秦主张合纵,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为了取得六国对他的信任,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学问,以便能说服六国国君。
        这一天,他驾车来到赵国游说。赵王对他以礼相待,亲自走下台阶迎接他,问道:“贵客驾临,不知有什么指教啊?”
        苏秦提出了六国合纵抗秦的主张,但赵王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苏秦便分析道:
        “六国单独和秦作战,无论是在武器装备和士兵志气上肯定都不是秦国的对手。而且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之后,经济上更加富裕,民富则国强,但是秦国的野心又怎么会满足于自己这么点的小地方呢?”
        苏秦又说:“赵国地域辽阔,对秦国来说正是一头肥羊,他们巴不得来攻打赵国,将其据为己有,只不过因为西南边有韩国、魏国挡住,秦国才不能轻易兴兵来犯,赵国也有一时的安宁。一旦韩、魏被秦并吞,那赵国岂不就在虎狼之口了吗?”
        赵王听苏秦这么一分析,不觉胆战心惊,他害怕赵国的江山就此轻易毁在他的手上,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他靠近苏秦问道:“那么依先生之见,寡人如何才能保住赵国?”
        “一国之力诚然难敌大军,依臣之见,既然韩、魏、齐、楚、燕、赵同为秦国所威胁,还不如合六国之兵力,共同对抗秦国。”苏秦答道。
        苏秦指着赵王命人拿来的地图说:“这地图上看得清清楚楚,合六国之地是秦国的五倍,合六国之兵是秦国的十倍,六国分散和秦国作战,势单力薄,终究不是秦国的对手,这样下去总会有一天被秦一一消灭,现在如果六国合纵,还怕打不过秦国吗?”
        苏秦接着又说:“而现在那些连横家,还在游说各国君主割地给秦国以保太平,或者向秦国低头称臣,这样下去,六国势力一天天被削弱,只要秦国略一动兵,就无人可敌,俯首称臣。我所说的合纵六国,击败秦国,和上面的这个办法相比,一个是击败和降服对手,一个是被击败和被降服,这真是两个有天渊之别的结果,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苏秦终于说动了赵王,赵王就封苏秦为相国,并赏赐马车百乘,还有大量黄金珠宝,并指定他再去联合其他五国的诸侯。
        苏秦凭借其出众的口才,说动了六国的诸侯。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在洹水聚会,表示有决心一致抗秦,并立下盟约。苏秦受封为“纵约长”,身上佩挂六国相印,一时之间成了当时显要的人物。
        后来,人们就用“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成语,来形容两个差别悬殊的事物不能相提并论。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