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成语故事

不识庐山真面目11.jpg

解释:

        原意是指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难以看到它的全貌。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因为受到了主观或者客观的限制。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引申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受到自身所处位置、角度、立场等因素的制约,难以看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

比喻意义:

        通常用来比喻人们因为身处其中或者受其他因素影响,而无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某一事物或现象。

近义词:

        不明真相、不得而知、不得要领、雾里看花等,这些成语都表示对事物的认识不清或者难以捉摸。

反义词:

        了如指掌、一目了然、洞若观火等,这些成语则表示对事物有清晰、透彻的认识。

辨析:

        “不识庐山真面目”强调的是因为身处其中而无法看清,含有一定的被动性和无奈性;而“不得而知”则更多是指因为信息不足或者条件限制而无法知道,主动性相对较强。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思考。它告诉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尽量摆脱自身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问题,以求得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1.jpg

故事:

        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的南面。相传在西周武王时,有一个名叫匡俗的高人,在山上结庐而居。他住的几间茅屋,就被称为匡庐。周武王曾多次派人来请他出去做官,但都遭到拒绝。后来,人们便把匡俗隐居的这座山称作庐山。
        庐山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最高的汉阳峰,海拔有1400多米。由于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庐山成了一个绝佳的游览胜地。另外,因为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往往让人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
        北宋时杰出的大文学家苏轼,也曾游过庐山,并写下了一首《七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的大意是:正面看高岭横空,侧面看却成了一座峭峻的奇峰。随着远近高低角度的不同,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为什么一下子看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处身在庐山的环抱之中。
        后来,“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