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指遇见怪异现象而不自惊异。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来源与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提到,当一个人多次遇到奇怪或不可思议的事情后,他就不会再对此感到惊讶或害怕。从这个故事引申出的成语“见怪不怪”就是用来形容人遇到奇异事物时不感到惊奇。在现代,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真实遇到的奇怪事件,也用于比喻对于某些不寻常或出乎意料的情况能够保持冷静和淡定的态度。
比喻意义:
比喻人具有淡定自若、不轻易受惊的心态,在面对意外或突发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不因小失大。
近义词: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足为奇
反义词:
大惊小怪、少见多怪
辨析:
“见怪不怪”强调的是在遇到不寻常的事情时的心态和反应,侧重于“不怪”,即不觉得奇怪。而“大惊小怪”则是形容对于普通的小事情反应过度,显得非常吃惊,两者在意义和用法上是相反的。
文化内涵与智慧:
“见怪不怪”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处世智慧,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冷静。在面对未知或突如其来的挑战时,不轻易露出惊慌,而是能够沉着应对,这是中国人推崇的一种品质。同时,这个成语也暗示着人们应该通过多见识、多经历来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从而在遇到“怪事”时能够处变不惊。
故事:
相传寿春城里有个名叫姜七的人,他专门接待过路的客商,从中低价买进货物,然后再高价卖出,以此为生。
一年春天,姜七在家中后园常常听见悲悲切切的哭声,他细细寻去,却什么也看不见。
两个月后,姜七接待了五位从南方贩运药材的客商,把他们安顿在同一间房间内。深更半夜,五位客商也听见了凄惨的哭声。他们很奇怪,从门缝中往后园窥视,发觉声音像是从猪圈传出来的。
五位客商走近猪圈一看,原来那哭声是一头母猪发出的。五人更加奇怪,喝问道:“畜生,为什么要哭哭闹闹?”
那母猪听了,竟然开口讲人话说:“我本是姜七的祖母,生前以养母猪为业,母猪生仔后便卖给别人,一年往往要卖出几百头,我便依靠这建立了家业,我死了以后,就被罚投了猪胎,如今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二天早晨,五位客商将昨天晚上的所见所闻告诉姜七,并告诫他要好好奉养那头母猪。姜七却不以为然,恼怒地说:“你们怎么能相信一只畜生的话呢?我两个月前已经发觉此事,早已见怪不怪。你们又何必大惊小怪呢?就算它真的是我的祖母又怎么样呢?随它去吧!”
五位客商见姜七不把这当一回事,就好言相劝。但姜七一句也听不进去,反而与其中一位客商大吵一架,双方不欢而散。
两天后,姜七突然得了急病。他怀疑是那头母猪作怪,就叫来屠夫,把母猪杀了卖钱。
从此,姜七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终于死去。临死前,他发出一阵阵杀猪般的嚎叫,让人惨不忍睹。
后来,人们便用“见怪不怪”这个成语,来指看到怪异的事物或现象,镇静对待,不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