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日暮途穷
成语故事

日暮途穷11.jpg

成语解释:

        日暮途穷,字面上的意思是太阳落山了,路也走到了尽头。比喻计穷力尽,已到了没落灭亡的阶段。

成语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朝·魏收《魏书·高阳王深传》:“但欲平安至洛,抚恤黎元,终无北迈之心。然畏此诸军,日暮途远,所以重赏将士,欲其致死。”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历史故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他曾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辅佐他治理国家,使吴国逐渐强大。后来,吴王夫差继位,伍子胥继续辅佐他。但是,夫差听信谗言,对伍子胥产生了猜疑,并最终赐死了他。伍子胥在临死前,感叹自己“日暮途远”,意思是他已经老了,而且离家乡很远,无法再回到故土了。后来,人们就用“日暮途穷”来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已经走到了尽头,无法再继续前进或者发展。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挣扎,但已经无法摆脱困境。

比喻意义:

        日暮途穷的比喻意义非常丰富。它可以用来比喻人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事物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此外,它还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在困境中无法自拔,或者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衰落和灭亡。

近义词:

        山穷水尽、穷途末路、走投无路等,这些成语都表示处境极端困难,无法继续前进或者摆脱困境。

反义词:

        方兴未艾、旭日东升、如日方升等,这些成语则表示事物正在兴起或者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希望。

成语辨析:

        “日暮途穷”和“山穷水尽”都表示处境极端困难。但是,“日暮途穷”更强调时间的紧迫和路途的遥远,而“山穷水尽”则更强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劣。此外,“日暮途穷”通常用来比喻人或者事物的衰落和灭亡,而“山穷水尽”则更多地用来比喻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无奈。

文化内涵与智慧:

        日暮途穷这个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和机会,不要等到老了或者处境困难时才后悔莫及。同时,它也告诉人们要有远见和谋略,在事业和生活中要有所规划和准备,以免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此外,这个成语还蕴含着一种坦然面对困境和死亡的态度,提醒人们要保持乐观和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成语故事:

        春秋后期,荒淫的楚平王无耻地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又听信太子的师傅费无忌的诬告,一面派人去杀太子,一面把太子的另一位师傅伍奢及他的长子伍尚杀掉。伍奢的次子伍子胥逃往宋国。
        为了替父兄报仇,伍子胥历尽千辛万苦,从宋国逃奔到吴国。他决定借吴国的兵力去攻打楚国,同时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得王位。后来他同吴王率领大军进攻楚国,一直攻进楚国的都城郢。执政的楚昭王带着一部分大臣和将士,逃往随国(在今湖南随县南)去了。
        进郢都的第二天,伍子胥劝阖闾把楚国的宗庙拆了。阖闾贪图楚国的地盘,听了伍子胥的话,便把宗庙拆了。但伍子胥仍不满足,又请求阖闾让他去挖楚平王的坟。阖闾认为伍子胥帮他攻楚立了大功,便允许了他的请求。
        伍子胥打听出,楚平王的坟在东门外的寥台湖。但带军士到那里后,只见茫茫的湖面,不知道坟在哪里。后来在一个石匠的指点下,才找到了坟地,挖出了棺材,把楚平王的尸体挖了出来。伍子胥一见这尸体,便怒气冲天,抄起铜鞭,一气打了三百下,连骨头也打折了,最后把脑袋砍了下来。
        伍子胥鞭尸的事,被他先前的好朋友申包胥知道了。申包胥特地派人送了一封信给伍子胥。信中说:
        “你这样做太过分了。你曾经是楚平王的臣下,可是为了报私仇,竟连死人也不放过,真是太残忍了!”
        伍子胥读信后,对来人说:“我因军务太忙,没有时间回信。请你代我谢谢申君,并告诉他:忠孝不能两全。我好比一个走远路的人,天快黑了,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我只好做出这种违背常理的事!”
        伍子胥最后的下场也很悲惨。吴越相争时,他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征伐齐国。夫差不听,最后赐剑命他自杀。
        后来,“日暮途穷”这一成语,用来比喻走投无路,束手无策。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