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升堂拜母是指升上厅堂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在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周瑜和孙策关系非常好。周瑜为了让这份情谊更加深厚,不仅把自己的大宅子让给孙策居住,还让他升堂拜见自己的母亲,表示两家已经成为了一家人。从此,“升堂拜母”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两家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亲密的关系。
引申意义:
后来,“升堂拜母”这个成语的引申意义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两家之间的结拜,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非常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比喻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升堂拜母”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比喻两个人或者两个团体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彼此信任、互相扶持。
近义词:
比如“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等,都表示彼此关系非常亲密。
反义词:
反义词则可以是表示关系疏远或者敌对的成语,比如“势如水火”、“视同陌路”等。
成语辨析:
在使用“升堂拜母”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它的使用语境。它通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者两个团体之间非常亲密和信任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通常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共同经历后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将其用于形容一般的关系或者短暂的相处。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友谊和家庭的重视。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注重家族和亲情,而“升堂拜母”这个行为则是一种对于友情的升华和对于家庭的融入。通过这个行为,两个人或者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更加深厚的加固,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的重视。同时,这个成语也传递了一种智慧,那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关系,需要付出真诚和努力,也需要彼此的认可和接纳。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自为太师,专断朝政,引起朝野的不满和恐慌,各路军阀纷纷举兵讨逆,其中江东孙坚也积极招募义兵,准备北上讨伐董卓。眼看准备就绪,即将挥师出征,可是打仗无法顾及家眷,孙坚想不出两全的办法,为此忧心忡忡。
孙坚的长子孙策,那时才十五六岁,就已经有相当的社会活动能力,他结交了不少江东名士,经常往还应酬,很有些少年英伟的名声。舒城有个周瑜,年龄与孙策相仿,也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少年,慕名从舒城来到江东拜访孙策,两人在一起谈论时事经纬,武艺韬略,十分投合,真是相见恨晚。
周瑜见孙坚满面愁云,就悄悄问孙策:“伯父为什么事发愁呢?”
孙策就把父亲因为出征在即,而家眷无法妥善安置的事告诉周瑜。
周瑜想了一会,有了一个主意,对孙策说:“我家正有一所宅院空关着,可以安置你们全家住下,伯母如果愿去,是很方便的。”
孙策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同父母商量。孙坚喜出望外,自然同意,夫人吴氏,也很赞成。这样,孙坚心中石头总算放下,后顾可以无忧了,就把搬家的事交给孙策去办。
孙策把母亲、弟妹以及家常需用器物搬迁到了舒城。周瑜早已吩咐把南院空闲的房屋收拾干净,将孙策一家安顿住下。周家本来人口不多,这一来就热闹得多了。
周瑜对孙母吴氏十分尊敬,把她当作母亲侍奉,每天一早,必与孙氏兄弟一同来到堂上,齐刷刷跪倒在孙母面前,一起向她叩拜请安,每到这时,吴氏总是喜不自禁,伸出双手先把周瑜搀起,把他当作儿子看待。
吴氏问起周瑜年龄,正好与孙策同年,小两个月,便嘱咐孙策,对待周瑜要如同胞弟一样。从此,孙、周两家相处十分融洽,互通有无,比一家人还要亲近。
“升堂拜母”,是说同到堂上向母亲叩拜请安,指两家人结为通家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