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今是昨非
成语故事

今是昨非11.jpg

成语解释:

        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也指人一时的情态变化。

成语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人陶渊明的作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因为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感到绝望,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他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误入歧途的悔恨,以及对现在归隐生活的满足。其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一句,就是成语“今是昨非”的出处。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的引申意义是指人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思,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进而珍惜现在,走向正确的道路。它也提醒人们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及时纠正错误。

比喻意义:

        比喻对过去的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悔悟。

近义词:

        今是昔非、今非昔比、悔不当初、痛改前非。

反义词:

        执迷不悟、死不改悔、一意孤行。

成语辨析:

        “今是昨非”和“今非昔比”都表示对今昔的对比,但侧重点不同。“今是昨非”侧重于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悔悟;“今非昔比”则侧重于表示现在比过去有很大的变化或进步。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省精神和悔过意识。在古代文化中,自省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通过反思自己的言行,人们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在,不要重蹈覆辙,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在现代社会中,“今是昨非”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成语故事: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富有真情实感,朴素自然而意境深远,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他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到他这一代家道已经衰落,但他从小酷爱读书,才华出众。成人后,他虽胸有大志,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直到29岁,才经别人推荐,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这些给大官当助手的差使,免不了受别人的气。陶渊明为人耿直,看不惯官场的腐败风气,又不愿拍马奉承,因此一再丢官。
        可丢官以后,他家中的生活实在太艰难,因此在41岁时,又经他叔父推荐,出任彭泽县县令。
        他刚当了80天县令,郡守派督邮来县里检查工作,他不能忍受督邮的侮辱,又挂印而去。回到家里,他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在这篇文章的序中,他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和自动去职的情况,并发出感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若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知道我自己过去确实迷失了道路,但好在迷失的路还不远,现在已经觉悟到今天所做的正确而昨天所做的是错了。
        后来,“今是昨非”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含有悔悟之意。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