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牛刀小试
成语故事

牛刀小试11.jpg

解释: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

出处:

        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来源与引申:

        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一个非常熟练的屠夫,他擅长用牛刀宰牛。有一天,他被请到一个小村庄去帮忙宰羊。对于他来说,用牛刀宰羊就像是大材小用,但他还是欣然答应了。当他轻松地完成任务后,村民们对他的技艺赞叹不已。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牛刀小试”,用来形容有才华或技能的人在处理小事情时展现出的卓越能力。

比喻意义: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有大才的人初显身手,或者有能力的人在做小事情时也能表现出色。它传达了一种“即便在小事情上也能看出大本领”的意思。

近义词:

        初露锋芒、小试锋芒

反义词:

        大材小用、力不从心

辨析:

        “牛刀小试”和“大材小用”都表示某种能力或才华与实际使用场景不匹配,但侧重点不同。“牛刀小试”侧重于在有限的范围内展示能力,而“大材小用”则侧重于能力被浪费或未得到充分发挥。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才能的重视和对于“大才小用”的警惕。它鼓励人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分发挥才能,即使面对的是小事情也要全力以赴,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不要轻视小事情,因为在小事情上的表现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真正的才能和态度。在实际生活中,“牛刀小试”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新的环境或任务中初次展现自己的才能或技能,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小挑战时也要全力以赴,不要轻视自己的能力。

成语故事:

       北宋的时候,有一位大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写得非常出色,如今人们还能读到他许多著名的作品。
       苏东坡曾写过不少题赠友人的诗。一次,他的一位姓欧阳的朋友去韦城做官,苏东坡便写了《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在诗中有这样两句:
        读遍牙签三万卷,欲来小邑试牛刀。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指这位友人读了很多书(牙签指书卷,三万轴是虚数,表示多),才高八斗,如今到韦城这个小地方去做官,不过是牛刀小试,略显身手而已。
        在这里,“牛刀”一词比喻杰出的人才,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孔子有个名叫子游的学生在鲁国的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做官。他信奉老师以礼乐治国的观点,就在辖境内推广礼乐。
        一次,孔子路过武城,顺道去看望子游。他在城中处处都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就微笑着对子游说:“治理武城这样一个小地方,根本不需要用礼乐来进行教化。就像杀鸡,何必要用宰牛的大刀呢(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知道老师存心为难自己,就巧妙地回答说:“以前我听您说过,君子如果学了礼乐就能相亲相爱,百姓们学了礼乐就很容易管理。我照您的话去做,为什么您还要取笑我呢?”
        孔子听了,连忙改口道:“对!你讲得对,刚才我不过跟你开个玩笑而已!”
        后来,人们就用“牛刀小试”这个成语,来比喻大材初次任职就已经表现出才干。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