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牛衣对泣
成语故事

牛衣对泣11.jpg

成语解释:

        牛衣对泣指的是夫妻共守贫穷或困苦时相互慰勉的典故。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睡在牛衣(给牛御寒的覆盖物)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源于《汉书·王章传》,原文是:“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戹,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

故事来源:

        汉代王章在京城长安求学,与妻子共居。有一天,王章生病,没有被子,只好睡在牛衣里。他觉得自己病重,怕连累妻子,就哭着与妻子诀别。妻子却怒斥他,说他没有志气,在困难面前应该振作起来,而不是哭泣。后来王章果然振作精神,努力读书,终于成为汉朝的官员。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但也能互相慰勉,共同面对困难。它强调了夫妻之间在困难时期的相互扶持和鼓励。

比喻意义:

        除了字面意义外,“牛衣对泣”也可以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奋斗的精神。它不仅仅局限于夫妻之间,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家人或同事之间在困难时期的相互支持和鼓励。

近义词:

        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等,都表示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奋斗。

反义词:

        大难临头各自飞、背信弃义等,表示在困境中各自逃散、互不扶持。

成语辨析:

        “牛衣对泣”与“同甘共苦”都表示共同经历困苦与艰难。但“同甘共苦”更强调在共同经历中培养出的深厚感情和默契,而“牛衣对泣”则更侧重于在困境中的相互慰勉和鼓励。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伦理和夫妻关系的重视。它强调了夫妻之间在困难时期的相互扶持和鼓励,以及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和勇气。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困难时期,我们应该振作精神,勇敢面对,而不是沉溺于悲伤和绝望之中。

成语故事:

        汉成帝的时候,谏议大夫王章敢于直言,朝廷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臣们有的很敬重他,有的则看到他就胆战心惊。
        王章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年轻时就学长安,是国家最高学府——太学里的一名穷学员。
        成家后,王章依然与妻子一起过着清苦的生活。有一年冬天,王章不幸染上重病,而家里却连一条棉被也没有,夫妻俩只好蜷缩在牛衣中。寒风刺骨,两人冻得直哆嗦。王章以为自己快要死了,不由极为悲伤,哭着要与妻子诀别。妻子严肃地责备他说:
        “你看京城中,朝廷里的人有哪一个比你才学更出众?他们都享受着荣华富贵。而现在你却因为疾病而一蹶不振,还要流泪哭泣,不是太没出息了吗?”
        王章听妻子所说句句在理,收住了眼泪。他决心与妻子同甘共苦,将养病体,发愤图强,争取有一天出人头地。
        后来,王章果真功成名就,元帝时做了左曹中郎将,到了成帝的时候又升任京兆尹。
        当时,成帝的舅父王凤独断专权,王章虽然是受他的推举,但对王凤的为人非常不满,就对他十分疏远。
        王凤依仗大权在握,把自己的子弟都在朝廷安排了要职。王章得知后,就和一些正直的大臣准备上书弹劾王凤,请皇上另选贤才。他的妻子劝告他说:
        “人应该知足。当初我们牛衣对泣的时候是何等艰苦,如今日子好过了,你却要去惹祸?”
        这一次,王章没有再听妻子的话。他固执己见,认为官可以不做,忠言不能不进,就连夜写成奏章,上书成帝。不料,成帝因王凤是自己的舅父,不忍心罢他的官,就不了了之。
        王凤因此对王章恨之入骨,终于找了个机会陷害了他全家。后来,人们用“牛衣对泣”这个成语,来形容夫妻共守穷困。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