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分庭抗礼
成语故事

分庭抗礼11.jpg

成语解释: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意思是,无论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还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君主,见到孔夫子都平等相待,以礼相待。

来源与引申意义:

        来源上,这个成语主要来自于古代礼仪制度,特别是宾主相见时的礼仪。在古代,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身份、地位有不同的礼仪要求。分庭抗礼这个成语,就是在描述一种宾主相见时,双方平等相待、以礼相待的场景。引申意义上,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比喻双方地位平等,或者实力相当,可以平起平坐,相互尊重,不以势压人。

比喻意义:

        比喻双方地位相等,实力相当,可以平等对待,相互尊重。也用来比喻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双方都有很高的成就或者地位,可以相提并论。

近义词:

        平起平坐、不相上下、并驾齐驱等,都表示中立或者实力均衡等。

反义词:

        屈尊俯就、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等,表示地位或者实力有明显差距。

成语辨析:

        在使用分庭抗礼时,需要注意其使用的语境。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双方地位平等、实力相当的情况。如果双方地位或者实力有明显差距,就不适合使用这个成语。同时,这个成语也带有一定的尊重、礼貌的意味,所以在使用时也要注意表达出这种尊重、礼貌的语气。

文化内涵与智慧:

        分庭抗礼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和尊重他人的智慧。在古代中国,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身份、地位有不同的礼仪要求。通过礼仪,可以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也可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分庭抗礼这个成语,就是在强调这种礼仪文化和尊重他人的智慧。在现代社会,虽然礼仪的形式和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尊重他人、以礼相待的精神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尊重他人、以礼相待,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分庭抗礼.jpg

成语故事:

        孔子是春秋时著名的大思想家。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在读书,孔子独自弹琴。正弹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渔翁驾舟经过,并上岸在林边坐下,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
        孔子弹完一曲,渔夫把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叫到他跟前,问:“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
        子路告诉他是孔子,是以仁义、忠信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渔夫笑了笑说:“听他的琴声,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
        渔夫说完,转身回船而去,子贡急忙把渔夫的话报告了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十分惊喜地说:“他是个圣人,快去追!”
        孔子快步赶到岸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去。孔子行了礼,十分恭敬地说:“我是鲁国孔丘,今年已69岁了,可我从未听到过如此高深的教导,望您能不吝教诲。”
        那渔夫笑了笑,说:“你没有能在琴声中注入真情。所谓真,就是精诚。没有精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的人,哭声悲而不哀;强笑的人,笑声中没有喜悦。真正的悲是无声而泣,真正的喜发自内心。所以,世间真情是最可贵的。以此来观察世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人逢喜事则乐,人逢丧事则悲。”
        孔子听了,感到渔夫说得很富于哲理,表示愿拜渔夫为师。渔夫又笑了笑,不再说什么,径自划船走了。
        孔子呆呆地站在河边,望着渔夫远去的身影。子路和子贡见了,过来请孔子上车,孔子才回过神来。子路很不理解地说:“老师,这渔夫如此傲慢,你为什么对他如此恭敬呢?他如此大模大样地站着,而你却先拜后说话,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孔子听了,教育子路说:“子路,你错了!遇到年长的人不敬,是失礼;遇到贤能的人不敬,这是不仁。今天这位渔夫是位隐世的贤者,我怎么能不恭敬地对待他呢?”
        “分庭抗礼”这一成语,原表示宾客与主人分立庭的两旁、互相致礼。后用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