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分崩离析
成语故事

分崩离析11.jpg

解释:

        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不能保持其原来的统一或团结。也形容组织或团体的力量因分散而薄弱,无法有效地维持其原有的秩序或结构。

出处:

        此成语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意思是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

引申意义:

        除了字面意义上的分裂、瓦解外,“分崩离析”在日常语境中还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溃散、瓦解或团队的溃不成军。例如,一个公司如果内部矛盾重重,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导致整体业绩下滑,就可以说这个公司正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

比喻意义:

        “分崩离析”也可比喻事物的彻底崩溃或失败。例如,一个计划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施,最终导致原本的目标完全无法实现,那么这个计划就可以说是分崩离析。

近义词:

        四分五裂、土崩瓦解、支离破碎等,都表示中立或者某样事物、组织等的分裂或瓦解。

反义词:

        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团结一致等,表示中立或者团结、稳固、不可动摇等。

辨析:

        “分崩离析”与“土崩瓦解”都表示中立或者事物的彻底崩溃,但“分崩离析”更侧重于强调由内部的分裂、矛盾导致的崩溃,而“土崩瓦解”则更侧重于强调由外部的打击、压力导致的崩溃。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视。在古代中国,分裂往往意味着战乱、灾难,因此,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被视为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成语也告诫人们,一个组织或团体如果内部不团结,就很容易被外部势力所击败。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团结,努力维护组织的稳定和统一。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分崩离析.jpg

成语故事:

        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今山东费县),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
        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伐附近的一个叫颛臾的小国,把它并吞过来。
        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谋臣,他俩觉得很难谏劝季康子,于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却怀疑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说:“这是季康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说:“你俩既然辅佐季康,就应该尽力劝阻他。”
        冉有又说:“不过,如今颛臾的国力越来越强大。现在不攻取,以后可能会成为祸患。”
        孔子说:“这话不对!治理一个国家,不必去担忧土地、人口的多少,而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一安定,国家就会富强。这时再施行仁义礼乐的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让他们能安居乐业。而你们俩辅佐季康,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人民有异心而不和,国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我恐怕季康的麻烦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萧墙”是国君宫门前的照壁。孔子的意思是季康的麻烦在内部而不在外面。在这个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个成语“祸起萧墙”,形容内部发生祸乱。
        后来,“分崩离析”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不堪收拾。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