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手不释卷
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11.jpg

成语解释: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

        1. 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2.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三万,用船八十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引申意义:

        形容勤奋好学。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说:“时间就像自己以前习武一样,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自己不愿去做。”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比喻意义:

        比喻勤奋读书,刻苦学习,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书不离手、孜孜不倦、勤学不辍、宵衣旰食、手不释书、手不停挥等。

反义词:

        不学无术、一曝十寒等。

成语辨析:

        “手不释卷”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手不释卷”是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小。而“孜孜不倦”是抽象的,语义范围很大。

文化内涵与智慧:

        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是一种对于知识和学习的持续追求和热爱。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有多忙碌,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学习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提升自我、丰富内心的方式。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像吕蒙一样,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执着,让学习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不释卷1.jpg

成语故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为了谋生,少年吕蒙随母亲南渡长江,依靠姐夫邓当生活。邓当是孙策部下的战将,吕蒙十五六岁时曾偷偷地跟着姐夫上战场,得到孙策的赏识和重用,孙策死后,又在孙权手下为将,屡立战功。
        吕蒙很有军事才能,但由于家境贫寒,从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不多,每向孙权报告军情,只能口述。由于文化低,打起仗来,常常是勇敢有余,谋略不足。
        有一次,孙权嘱咐吕蒙:“你现在掌管军事,领兵作战,光靠勇敢是难以担当起重任的,应该多读点书,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所谓开卷有益啊。”
        吕蒙听了,感到为难,他说:“现在公务缠身,哪里有时间看书啊。”
        孙权不以为然,批评他说:“我不是要你研究经书,做什么大学问,我是希望你广闻博览,开阔眼界。我过去只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像《诗》《书》《礼》之类。但自从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十分繁忙,还是抽出时间来,攻读史书、兵书,自己觉得收获很大。过去汉光武帝在戎马倥偬中,不管多么繁忙,仍然手不释卷。当今的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怎么能借口没有时间,不好好学习呢?”
        孙权又耐心地具体指导他:“你可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这些书,在实际中会有用处。你年纪轻,又聪明,多读点书必有所得。”
        听了这席话,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读书。不管多忙多紧张,他都要抽出时间看书,就像前人那样手不释卷,与以前判若两人。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立下了赫赫战功。
        成语“手不释卷”表示手中不肯放下书籍,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读书入迷。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