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正文

月里嫦娥
成语故事

月里嫦娥11.jpg

解释:

        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出处: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了不死之药,但他的妻子嫦娥却偷偷地吃了这药,结果她飞上了月宫,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因此,人们常常用“月里嫦娥”来形容那些容貌美丽、风姿绰约的女子。

引申意义:

        除了直接形容美女外,“月里嫦娥”这个成语还可以引申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因为嫦娥在月宫中,与世俗隔绝,有着超凡脱俗的意境,所以“月里嫦娥”也常用来形容那些高雅、清新、脱俗的事物或人。

比喻意义:

        “月里嫦娥”作为比喻,主要是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和优雅。这种美丽不仅仅是外表的,更包括内在的气质和修养。因此,“月里嫦娥”也可以理解为对女性内外兼修的赞美。

近义词:

        月中仙子、姮娥奔月(注:姮娥即嫦娥,因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

反义词:

        无盐之貌(指容貌丑陋)

辨析:

        “月里嫦娥”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但侧重点不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更侧重于形容女性的容貌之美,而“月里嫦娥”则更侧重于形容女性的气质和风姿。

文化内涵与智慧:

        “月里嫦娥”这个成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首先,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嫦娥作为月宫中的仙女,她的美丽和风姿是人们所羡慕和追求的。其次,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嫦娥飞上月宫,与世俗隔绝,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最后,“月里嫦娥”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美丽不仅仅是外表的,更包括内在的气质和修养。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真正的美丽。

成语故事:

        传说上古尧帝时,有个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名字叫羿。羿有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次,嫦娥听说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有一种不死药,谁吃了谁能长生不老。于是,她便让丈夫羿去西王母那儿讨不死药。
        羿很爱自己的妻子,便跋山涉水,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终于来到了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
        西王母知道羿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便给了他一些不死药。并特地叮嘱说:“这些不死药,正够你夫妻俩服用。服下后两人都能长生不老,要是一个人服了,还能成仙升天呢!”
        羿向西王母道谢后,回到家中,把不死药交给嫦娥,准备第二天两人一起服用。
        谁知嫦娥听说这些药一人服了可以升天,就趁羿熟睡的时候,偷偷地把药全部服了下去。
        嫦娥服下这些药后,她感到浑身轻飘飘的,一直往上腾升。时值晚上,一轮明月高挂在空中,她便身不由己地朝月亮飞去。
        到了月亮上,她见月中有一座银色的宫殿,便走了进去。这月宫十分漂亮,但冷冷清清地没有人影,只有一只小白兔在宫中蹿来蹿去。
        她感到这月宫太冷清、太寂寞了,心中不由十分懊悔。她想再回到羿身边去,但却已无法办到了。
        从此,嫦娥便在月宫中过着非常寂寞的生活。而羿醒来后发现嫦娥偷吃了不死药,飞上了月宫,也只得仰天长叹不已。
        后来,“月里嫦娥”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美丽的月中仙女。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归属创作者。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