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管子》一书的民食思想和地域饮食观

《管子》一书,在《汉书·艺文志》中列为道家,而在《隋书·经籍志》中则列入法 家,原称有86篇。虽然署名管仲所作,但学术界常认为是后人依托之作,不过这个 依托时间不会太晚,因为司马迁在《史记·管(仲)晏(婴)列传》中列有《牧民》《山 高》《乘马》《轻重》《九府》等篇名,《山高》和《九府》两篇不见于今本。刘向在编订 《管子》86篇时就说过,“《九府》书民间无有,《山高》一名《形势》”。也就是说,从司 马迁到刘向,不过百年就已经有了变化。今本《管子注》出于唐房玄龄,也有说出于 唐尹知章。历代注家早已指出《弟子职》一篇见于《孝经》,是管子所作,孔颖达则 说:《轻重》是后人所加。还有“盐筴”(盐税制度)是后人所为,却托名管仲,使其“蒙 诟”,其实这种至今仍在实行的盐税制度,对于国家贡献很大,未必就有什么“蒙垢” 之说。是以早有人说过:“《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当是春秋末 年。”故而我们今日读《管子》,应该还是把它视为春秋时代的古籍,其中也并非完全 没有管仲的见解。
管仲(?—前645;?—周襄王七年;?—齐桓公四十五年),即管敬仲,名夷 吾,字仲,颍上(河南临颍)人,是春秋初期著名政治家。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帮 助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他改革当时的政治 管理制度,发展生产,采取奖励流通等措施,对于当时的社会进步,还是很有意义 的。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很高,在其本传中所引管仲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 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里的“四维”就是大家熟知的“礼义廉耻”。
当代学术界认为,管仲自己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但这些言论与饮食文化 的关系不大,其与饮食文化关系密切的论述主要还是在《管子》之中:
《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一句很容易理解的格言。 在《事语》篇中再次说到“仓廪实则知礼节”。并且据此大力提倡农耕,例如《八观》: “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治国》:“民无所游食则必 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所以《管子》一书特别注重粮食问 题,例如《国蓄》:“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凡五谷者,万物 之主也。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揆度》:“五谷者,民之司命也。刀币 者,沟渎也。”《轻重乙》:“故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先 王善制其通货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尽也。”《枢言》还说:“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 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七日不食,无国土;十日不食,无畴类,尽死矣。”我 们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摘引同样的说法,足见粮食在中国政权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至今还是如此。
《管子》成书的年代,是五行学说盛行时期,所以在书中也有显著的反映,其《幼 官》《幼官图》《水地》《五行》《揆度》诸篇都明显按五行说行使其政务。对于阴阳,也 是《管子》一书遵循的理论模型,《四时》中明确说:“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 阴阳之大经也。”只不过《管子》中的阴阳五行说,不如《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 纪》《淮南子·时则训》或《黄帝内经·素问》那样系统和完整。
《汉书·艺文志》将《管子》列为道家,势必涉及养生之术,如《戒》:“滋味动静, 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 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静然定生,圣也。”《形 势解》:“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 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立政九败解》:“人君唯无好全生,则群臣皆全其生,而生 又养生。养何也? 曰:滋味也,声色也,然后为养生。”这是说养生不仅是形体,礼义 廉耻更重要,特别是为人君者。《管子》推崇养生思想,与《老子》《庄子》颇有类似之 处,即都主张顺应自然,所以在《制分》中有“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削)铁, 则刃游间也”,这和《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是一样的。
作为一代英明政治家的管仲,肯定也是主张节俭、反对奢侈的,《大匡》把居住 豪华、交结朋党和“好饮食”视为从政者三大罪状。《中匡》:“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 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所以主张“节饮食”,反对“方 丈陈于前”(《五辅》)。《侈靡》中坚决批判“雕卵然后瀹(yuè)之,雕橑(薪材)然后爨 之”那种奢侈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雕”不应是雕刻的意思,而是彩绘雕饰 的意思,即是在鸡蛋上绘画后再煮,在薪材上画上图画再去烧火。正由于管仲反对 豪华饮食,所以他竭力反对齐恒公过分信任无行厨师易牙。桓公不听,最后被活活 饿死,数月不得下葬,蛆虫从尸体上爬到门缝外面。在《管子》的《戒》篇和《小称》篇 中一再叙述这件事。
《管子》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早有描述,《宙合》说“地不一利,乡有俗,国有 法,食饮不同味,……”,《水地》篇则做了系统的论述,《四时》篇还结合了气候特征 论证这一点。对于五味,《管子·水地》则说:“淡也者,五味之中也。”但对烹调原 理,《管子》没有详加讨论,不过《宙合》说到“五味不同物而能和”,即调味可和众物 之味而甘美之。
《管子》对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有精辟的解释。《君臣下》:“古者未有君 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 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而民师之。”这完全是进化论的科学论断,远在各种宗教起源学说之上。而作为政 治家的管仲,自然力主“使君子食于道,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则上尊而民顺; 小人食于力,则财厚而养足”(《法法》),“君子食于道,小人食于力,分民。……君子 食于道,则义审而礼明”(《君子下》)。
关于祭祀,《五行》中说得很好:“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五谷之先熟者, 而荐之祖庙与五祀,鬼神飨其气焉,君子食其味焉。”
《小匡》:“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夷锯欘,试诸木土。” 这里美金当指青铜,恶金当指铁,前者是造兵器的,后者是做工具的,说明春秋时已 有铁质工具。
《海王》以盐税使齐国致富。《地数》:“恶食无盐则肿。”《轻重甲》:“北海之众无 得聚庸(功也)而煮盐。……国无盐则肿。”
《弟子职》:“左执虚豆,右执挟匕。”挟匕当是筷子。



更多同类【饮食科学】......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