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孟子》和中国饮食文化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约周烈王四年—周赧王二十六年),名轲,字子舆,邹 (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被公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现在传 世的《孟子》和《论语》及原收在《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自宋代朱熹以后合 称“四书”,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的饮食思想,首先是发展和丰富了孔孟食道。关于“上下不移”,他在《滕 文公上》中关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那 段话,本书将在“农家”一节中详细引证,这是“上下不移”的典型论述。他在《告子 上》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并 由此比喻,导出“舍生取义”的著名训条,与孔子的“仁、礼”思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 传统人格的最高境界。文天祥临死时说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便是中国古代知 识分子万不可放弃的行为准则。《告子上》开始时还有一则关于“礼与食孰重”的讨 论,孟子完全主张重礼而轻食与色。《尽心上》还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 饮食之正也。”关于饮食行为,《告子上》通过告子之口,明确指出:“色、食,性也。”但 这个性,是有道德标准的,《离娄下》中所说的著名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很 能表达孟子对来路不明饮食的鄙视。关于足食节用,崇俭抑奢,孟子在《离娄下》中 同样赞同孔子对颜回“箪食瓢饮”俭朴生活的评价,在《告子上》中对“饮食之人”也 痛加批判,不羡慕“膏粱之味”。在《尽心下》中,孟子郑重宣示:“食前方丈,侍妾数 百人,我得志,弗为也。”但这不等于孟子不知道什么好吃,在同一篇随后的讨论中, 说到曾子的父亲曾皙嗜羊枣,曾子为了尊重父亲,所以不食羊枣。为此公孙丑问孟 子:“脍炙(烤肉)与羊枣孰美?”孟子明确回答他:“脍炙哉。”并在随后的谈话中解释 了曾子为什么不食羊枣。从以上讨论可知,孟子的饮食思想完全是继承孔子的,因 此“孔孟食道”的提法是科学的。
孟子也有超过孔子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在古代以民为本,主要是说 如何养民。在《梁惠王上》中,他劝梁惠王要奖励农耕,因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 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这便是孟子的理想社会。
孟子很主张孝道,《离娄下》列举不孝的五种行为,其中有三种是“不顾父母之 养”。但他对死葬的重视超过生养,他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 大事。”赵岐注曰:“孝子事亲致养,未足以为大事,送终如礼则为能奉大事也。”这不 仅为官吏丁忧制度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也影响了厚葬之风。
孟子认为:“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嗜者也。如使口之于味 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嗜皆从易牙之于味也? 至于味, 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告子上》)对此赵岐注曰:“人口之所嗜者相 似,故皆以易牙为知味,言口之同也。”这是说,人对于食物滋味的美好与否,其认同 感是相同的。他在另一处还说,这些感官认知是生理本能。但是人对美味的嗜好 追求,也要受到礼制的约束。
孟子在《滕文公上》开头,曾有一段关于古农家许行的评价,我们将在农家部分 做介绍,这里就从略了。



更多同类【饮食科学】......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