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汉代歌舞剧的草创——《公莫舞》

汉武帝于尊崇儒术的同时,着力扩充乐府,征集里巷四夷之“街陌谣讴”,配以管弦,播于殿庭,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即兴歌谣辅助教化,以便“知政治之得失和风俗之厚薄”,使得大量鲜活的纪实性民歌得以保存传播。通览由宋人郭茂倩搜集整理的《乐府诗集》,其中“相和歌辞”中保留有诸如《陌上桑》、《孤儿行》、《妇病行》、《公无渡河》等具有戏剧性情节和歌舞画面的融叙事与抒情于一体的珍贵乐歌。其中最具歌舞戏性质的,当推最早见于《宋书·乐志》中的《公莫舞》(一作《公莫巾舞》)。由于该诗本字与衬字交杂,无法断句,到底所叙为何,长期不得破解。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叶,东北师大杨公骥先生倾力于此,最终发表其《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句读和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后经其弟子姚小鸥先生继续寻绎探索,终于揭开了这首堪称汉代歌舞剧集大成式代表作的神秘面纱。其大致情节内容是:儿子意欲外出谋生,母亲不忍其颠沛流离。儿子反复劝慰,母子最终痛哭别离。其中有角色,有对话,有动作,还有舞台提示和具体细节,完全符合王国维先生给“真戏曲”下的定义:用代言体“以歌舞演故事”,并直接影响到后世戏曲以曲为本的本体特征。



更多同类【中国戏剧】......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