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通志稿》所载滏阳河史料

滏阳河原名滏水。《元和志》:滏阳县本按武安县地。魏黄初间分武安,立 临水县,以城临滏水而名。周武帝于此别置滏阳县,以在滏水之阳,故曰滏阳。 谓之滏者《淮南子·地形篇》滏山、景山,高诱注:景山在邯郸西南,滏水所出,其 源沸涌,如釜中汤。又《太平彻览》引《水经注》:滏水发源出石鼓山南岩,下泉 奋涌,滚滚如汤,东流注于漳,谓之合河。按:今《水经》无滏水,仅见浊漳篇,言 过邺县西。郦《注》漳水又北,滏水入焉,滏水仅见于此。俗刻《水经注》讹釜为 溢。元郭守敬亦言:磁州东北,漳滏合流,盖昔时滏水。入漳后乃南北分流,不 复合耳。今按:滏水出磁州西四十里,有南北二源。《州志》曰:北源出州西北鼓 山,亦名石鼓山,即滏山也。《魏地记》作滏口山,昔魏武帝邀击袁尚处,太行八 径之第四径。滏水出其麓,涌沸澜翻如汤,在釜东南流,有八字涧泉自西北流入 之。八字涧在磁县西北七十五里,支分派引,流为八字,今则北源与八字涧皆 湮。淮南源为滏水正源。南源出石鼓山南之神麋北麓,东流有广盛泉,水出神 麋山,在州西四十里纸房村西,东北流来入之。又东南流十五里,有羊渠河,在 州西三十里,源出羊渠村西半里许,有一微泉,流至村南即止,遇秋水盛时,从村 南流至泉子头东南,由九龙口西入滏、今则涸矣。又东南流十八里,则泥河自西 北来入。泥河在州西十五里,其发源于本村街西,从沙石桥下出,泉流百数十步 即止,遇秋潦盛时,径东武仕西北流入滏,今亦涸。逾铁路,径磨里,磁县南之马 厂沟,有明万历知州牛淮赤所开南大渠,自西南流入于滏。又北折,径东、西侯 召,至高臾播为五爪渠。五爪渠者,明洪武间知州包家达所开也。分为五支,首 起磁县西十里之响水闸,一北流,四东流。北流者行十里,折而东北,有玉泉,土 名溢泉,出磁州西北二十里之溢泉营,方亩许,平地涌出,东流,径曲沟村,入五 爪渠。又二十里至州东北高臾村仍入滏。其东流者,一东流十里,径城西南隅 入于城壕,复于城东北隅入滏;一东流十二里,径城北之水济桥,又东四里入滏; 一东流八里,与前一支会,而达于永济桥;一东流八里,径御射亨,又八里入滏 阳河。
滏阳河又东南流,径县城南绕而东,折而北,凡三十六里,至东闸,则三大渠 又于此分焉。
《畿辅志》云:三大渠者,一曰北大渠,在磁州北二十里,明成化中州判张埕 所浚。万历中,知州孙健又筑石为闸,首起五爪渠滏阳河北岸,东北流,分为南、 北二支,亦名曲沟皆东北流,凡三十里,径梁王桥,复合为一。又东北流十里,至 流璃镇入滏阳河。一曰南大渠,在磁州西南五里,明万历中,知州牛淮赤所开, 首起州西北十里之西闸滏阳河南岸,东南流,径西树村、马场沟,凡二十里,达五 里铺,折而北流,至偃月桥,入滏阳河。一曰东大渠,在磁州东北三十里,明祟正 中,知州李为珩所浚,而兼筑东石闸,以时启泄,首起城东北二十五里东闸滏阳 河东岸,东流四里,分为二,其分支南流者,曰南渠,长十里;其正支北流者,曰北 渠,径小马庄、郑家庄,凡三十里,入滏阳河。再按:三大渠外所属小渠尚有三十 三道,以通灌溉,皆康熙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知州蒋擢所开,其长率三、四里至 十余里不等,俱坿于三大渠,以相挹注。又有狼圪塔沟,乃乾隆四年,村民自开, 以泄沥水者,西北流五里,入滏阳。
滏阳河又北流二里,至东城桥,有牤牛河合贺兰河自西来入之。
《畿辅志》云:牤牛河在磁州北三十五里,有二源,一出州西北之蒋村,东流, 径西东彭庙,西、东五女等村,为北河;一出林坛铺西亦东流,径西、东范村,为南 河,二水至落子村而合,又东径西、东贺兰等村。而贺兰河出磁州西北四十里贺 兰山,东南流,合牤牛河。又东出濯缨桥下,径所坊营、郭家庄,至东城桥西来入 滏阳河。又北流,径闰家浅入邯郸县界。径辛家庄、汪家湾,有涧河合波水沟, 自西来入之。涧河在磁县西北四十里,源出河口村,东流,历经安河、北城、南 城、西郝、东郝等村,凡三十六里,至河北村与波水沟合。沟起州西北四十五里, 即河北村渠也。东流,经赵拔庄、张二庄、孙二庄,入涧河。又东径城基村、张儿 庄,又东入滏。
《畿辅志》云:《水经注》浊漳水于列入县右合白渠故渎。白渠水出魏郡武 安县钦口山,东南流,径邯郸县南,又东与拘涧水合。水导源武始东山,白渠北, 俗犹谓是水为拘河也。今按:所谓白渠水,当是牤牛河。列入即肥乡县地,磁州 即武安县地,磁州在肥乡西,故曰右合,东南流,径邯郸县南,方位俱合,义东与 拘涧水合,当即涧河,犹古之称拘河,皆简呼之词。武始即邯郸县地,涧河在牤 牛北,故曰白渠北,大抵今滏阳河道,即古白渠旧渎也。
滏阳河又北流四里,至张家庄,入邯郸县南界。屈而西北流,又转而东北, 共三十里。径罗城头、有渚河自西来入之。又北六里,至苏曹村,则沁河亦自西 来入之。
贾思绂云:渚河南支出邯郸西望庄,东流,径东望庄、大、小引豹、下庄、赵王 城,即七国时赵之都;北文西白乔家沟,至中庄,三源合流。东径小屯以合南支, 又东径西大屯、庞村、五里铺、盆窑,至罗城头,北入于滏。前志渭源出堵山,又 云闫家河为堵河北支,皆闫家河自入沁河。又北经柳林桥、煤厂,有南支、北支 之渠东出焉。东出南支之渠,南至沟村东岸入滏,形如月;河北支之渠,径南、北 陈庄,歧为二;东岐北径闰家庄、鸭池,西折南转,至袁家庄,南出为二,至秣马台 止;西岐,北径胡村、三家村,折而南,至东秣马台东止。又北,沁河白西来入之。
沁河,源有二支。北支出牛首山,当即《水经注》所称之牛首水,河名牛照 河,俗称牛叫河。由北牛叫东南流,径李庄、牛叫河村,至西常庄北,与南支合。 南支即闰家河,出河南武安县境。东流入邯郸,径姬家庄、石坡、北折,径夹沟、 东青头,合于北支,是曰沁河。又东至薛庄,有水北自工程镇东南流,径南郭庄、 陈岩谷、龟蛇寺、薛庄,以入沁河。沁河又东径齐家河、王郎村,逾铁路,径车站、 邯郸城北、豆腐庄,南苏曹,以入于滏。《水经注》拘涧水又东,牛首水入焉。水 出邯郸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东入邯郸城,又东澄为渚。渚水东南流,径拘涧 水,又东入白渠。据此,牛首水即今沁河渚水,即今渚河可知。谨案:《畿辅志》 云:渚河在邯郸城南五里,又名塔河。以紫山有元大保刘秉忠所建塔,而河经其 南故名。其上流有二源,皆出于堵山。在紫山之南,势相连属,距城西北三十 里。即《金史》所称牛首先也。县志引《水经注》牛首水出堵山。一自县西南二 十五里,东北流,为蔺家河。一自县西三十里,东流为闫家河。《方舆纪要》云: 蔺家河以近蔺相如故宅而名,又西十里有闫家河,即此合流,而东为渚河。又十 里,折而西南,径羊并村,又转而东北二十里,径赵王城北,即邯郸旧城,在今县 治西南八里。又东十里,至罗城头入滏阳河。沁河在邯郸城西半里许,其上流 亦有二源,皆出于紫山,山距城西北三十里。其上有赵奢冢,故又名马服山,在 葛山之西,北源为牛照河,俗名牛叫河,东南流;甫源为岩嵛河,东北流,至牛照 村而合为沁河。又东径扈村、齐村,绕城西北,又东至苏曹村,入滏阳河。按: 《水经注》拘涧水又东,原本作白渠水又东,其实自渠水与拘涧水合,下流数里, 原可互摄通称。又有牛首水入焉。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按:此当 即今渚、沁两河。东入邯郸城。按:今则径赵王城北。又东澄而为渚,渚水东南 流,按:此句俗刻讹作沁水,东南涓。注拘涧水,又东入白渠。据此,则牛首水即 今之沁河,堵水,即今之渚河也。郦《注》并无沁水之文,乃俗刻讹为渚、沁水耳, 再按今渚、沁两河水道与郦《注》异,乃明正统中,知府华津、知县韩骃,因马服冈 之水即今沁河,为城患,遂开新河,使之改流。李东阳作记云:改河故道,避城而 北,以入于漳,凡为新河千七百二十丈。《安澜志》云:即今在城两[西]半里者 也,岂因新河之名,而讹为沁河欤。又所云避城而北,以入于漳。盖其时漳、滏 合流,故言滏,非如今之漳徒,而南与滏无涉也。
滏阳河又北流,径苏曹镇、马村桥、苏里,又东迤,至贾家庄,有输鼋河自西 来入之。
输鼋河,《方舆纪要》相传元至正间,有龙与鼋斗于潭中,龙胜而鼋输,故名, 源出河南武安境,东南流入邯郸县,径工程镇北,过吕仙祠,俗名黄粱梦,又东四 里,至冯村桥,入滏阳河。按:此水上与洛河支流昔尝相通,又夏秋涨发,散注田 畴,或抵城下,与沁河交汇。
滏阳河又东北流三里,有柳杨河自西北来入之。
柳杨河出县西北三十里之两冈村,东南流二十里,径苏里桥,入滏阳河。
滏阳河又东北十二里,径唐家屯,入永年县西南境,更名柳林河。稻田沟, 八、九支自北岸以次入之,城西各村稻田宣泄之水,皆贾葛谭之水。受邯郸西山 之水,分为沟渠各支,皆互为通流。其滏北诸渠旧道,东入刘累河,今不通刘累 河,皆南入滏。
滏阳河又东流十二里,有分支东北出,是为刘累河。
刘累河,即《水纤注·浊漳篇》之薄落津。《寰宇记》作薄洛津,语讹为落 漠。《永年志》云:即旧滏河,亦曰小滏河,乃滏水之支流也。其故道在永年县西 北出,今出口处不甚通利。而通利下口,在永年东皮屯。今故道尚存,仍自南张 庄为首受滏河之处,北流,径大营头,洺河支流入。汪村首受洺河。又东南流, 以入刘累河。河又东北,迤径永年城北,至下堡店,又东入鸡泽县界,更名牛尾 河。北径柳林口、南、北、中三风正村,又北至鸡泽县之西,东与文明沟通流。又 北入南和县东南界,径张村,折而东,入平乡县西界。又北出落漠桥下,径西寨 村,转而西北,复入南和县境。径胡佃村,又北入任县界。出孟家桥下,又东北, 径刘累村,至小桥,折而西北,至尼家庄,与洺河合流。又北入大陆泽。大陆泽 在任县东北二十里,即《禹贡》所谓大陆既作也,古广阿泽。今赵州隆平,汉置广 阿县,由泽而名。《尔雅》郭璞注作广河泽。《山海经》作泰陆水。《吕氏春秋》 作巨鹿薮。《魏书·地形志》《太平寰宇记》皆作沃川。《文献通考》作大鹿泽、 大河泽。自明以来俗呼张家泊。盖以任县在西汉时分置张县,泊在其地,故云。 其泊对宁晋北泊,故云南泊。其名小东湖者。以在县东故也。南北袤三十五 里,东西广十三里,为永年、鸡泽、邢台、沙河、南和、平乡、唐山、内邱、任县各属 众水之所归。古大陆泽与宁晋泊相连为一,后世淤断,遂分为由、北二泊。则有 洺河自南来入之。
滏阳河又东流,径广平府城南,转而东,建闸引水,环城为濠。又折而东北, 流入曲周县两境。径滏阳集、塔子桥、小贾、南赵寨,则有漳河支流之故道焉。
漳河故道,东[在]曲周县西南二十里,乃顺治八年自永年县班家庄入曲周 者。首起磁州东北二祖镇,分东西两股:东股起肥乡之遂家庄,东北出,径辛安 镇、贾庄,入肥乡、以达永年县南境,两股亦北行,入邯郸县,东北出,径张策、牛 头,至沙河屯,入永年县西南境,两股皆至永年县南吴良、塞合,而东北流入曲周 县西南境之丁盯店,又北行,至滏阳集合滏阳河。《畿辅志》云:《曲周县志》谓 县境漳河故道所在,多有南徙,以后尽为桑田。《寰宇记》云:曲周阿难枯渠,在 县南十四里。《元和志》曰,魏将李阿难所导,故名。今详其地,其即此漳河支流 所占欤。
滏阳河又东北流,径曲周县,绕城东。至七岔路,又北入鸡泽县界。至旧城 营,又北至鸡泽县东分流,西出为二支:南口文明河;北为兴隆河,皆西流入于城 濠。文明河本旧城营通城濠之故渎,明季堙废。自乾隆九年,知县李世基复浚, 至十六年知县王光燮又浚。兴隆河首起滏阳河西岸邢家堤,西流至东关外,入 城濠,双流引导,设利民闸,以时启闭。而正支则北流,入顺德府平乡县南界,径 堤西村,出桥下,又十二里,径县东,距城七里,又北至游召村,又屈曲西北,入任 县东南界。径新店桥,又屈曲西北流,至邢家湾,则有大陆泽上合洺、沙诸河,由 鸡爪河东流而来会。
洺河古浸水。《汉书·地理志》魏郡武安有浸水是也,一名南易水,亦名千 步水,《寰宇记》千步口出洺水。亦谓之漳水。源出山西辽州太行山中,东南流, 径河南武安县界,分为北洺河、南洺河。又东入直隶邯郸县西北界,合而东北 流,入永年县西北境。经娄山北,古名狗山,一名驻跸,山有石刻,曰唐太宗讨刘 黑闼,君臣会饮于此。又东经临洺关,北至菇佐村,有分支东南出,至大营头,合 于刘累河。又东北流,入鸡泽县西南界,至浮图店东北,与沙河合流,曰沙洺河。 按:今沙河西徙,不与洺合,废为枯渠。折而北径县西,又东北,入南和县东南 界,北流入任县东南界。折而西北,径象家寨,至尼家庄,与刘累河合,又北入大 陆泽。
沙河即古湡水。《说文》:湡水出赵国、襄国之西山,东北入浸。《汉书》即 古注湡音藕。襄国,今沙河县地。其源出太行山,合山西辽州诸山之水,分为二 支:一东南流,由大岭口入直隶沙河县西界,至石盆村与南支合;一南流,径河南 武安县界,由黄背岩口,入沙河县西界,折而东北,径南垴庄、木村西,与北支合。 曲折东流,径蟾房、中嵌、小嵌,有二小水自南来入。又东径水磨头。有小水自 北来入。又东至石峪,有石岩沟水自西南来入。又东径渡口村,至左村,有野河 自西南来会。
野河《安澜志》作乌梅河,一曰荆村河。《顺德府志》作洪河。《沙河县志》 作红河,俗名龙门川。发源于邢台县西北一百六十里马岭口。《邢台县志》谓野 河分合有七十二道,然常时则恒干涸。案:洪河、野河,《畿辅通志》误合为一,非 也。洪河源分南、北二支,北支出山西和顺县境,东流至清风岭入边,为邢台界。 东径赤峰、前、后水门,有小水西自支锅来入。又东径浆水镇,故此水又名浆水 川。又东径香炉寨、双庙岭,野河自北来会。野河亦二源,皆出内丘县界,北源 出白草坪,南流。径摩天岭东,有一小水,西有两小水均来入,又南径岗底村,西 源自西来合;西源南支出鹤岭口,东流至太和市,南、北各有小水来入。又东至 白鹿角,北文白杏峪口二支合流。东南迤,有东来三支,至赵村合流,西径唐村 以来入。北支又百径盘家庄。有大、小恶石沟二小水自东来入。又南与南支 合,而东流径上、下侯庄,以合于北源。二源合、又南入邢台界,径宋家庄,有二 小水西来入。又南至路家庄、野河,有稻畦川西自龙池口东流,径酒店、上、下稻 畦,南、北元良店以来合。又南至潘家庄,有小水西北自白虎庄来入。又南合于 洪河。北支又东南,与南支合。洪河南支出邢台西界,有南北二源:南源三岐, 自北而南,至凉水坪合流,东至老鹳觜与北源合。北源二岐,东至红罗寺合流, 又东至鱼鳞沟与南源合。二源合而东,至羊尔庄与洪河北支合。二支合而东 南,径元庄,受南来三小水。分支南流,径峡山、火焰山,仍入本河,洪河正支,自 元庄北,东南迤,与支流合,又东入于沙河,沙河又东径中、西二坚固,南迤,至大 油村,分为二义:南为正流,北为支流。支流东北出,逾铁路,入南和界。径辛 庄、南韩村,有胡卢套河,首受百泉河,自西来入。又东北流,径丰化庄,以下名 曰新丰河。又东北,径东郑庄、杜家庄,与正流复会。正流自大油村东南出,逾 铁路,东径普通店,因号普通河。又东入永年界,有水西南自李解村东北,径东 西赵目连,曲响镇以来入。东北折至大韩固,入南和界。径安上村,支流号新午 河者来会。又北至环水衬西合于小马河,一名柳林河。又东北与刘累河会。
刘累河自此以下,俗呼为澧河,或曰新澧河。盖澧河为西狼沟之本各。案: 《汉志》列葭水,《寰宇记》作列家水。云在南和县西南十里,下至狼沟河即此。 《沙河县志》云:源出邢台厂里村,流径县属北俎村西,又迤南,历南俎、留村、北 阳,至段庄入沙河。西狼沟今仅存干河,北入百泉。而新澧河乃东狼沟之本名。 东狼沟即小澧河,与西狼沟相去三里,源亦出邢台厂里,出东苇也,东南植入沙 河县界。径北俎村北,至善下村,又东南。入南和县界、径左村,至王家庄,入澧 河。案:东狼沟一称小澧河,即胡卢套河,东台沙河北支者。又北径小高村至先 家桥。由此入任县东南界。径台南村,有殷陈沟合流而来会。案:沟之上流有 二:一出南和之贾宋、邵宁屯,汇两闸七桶之溃水,行十五里。入任县界白佛店、 径杜科、邵家庄,一起任县大宋村、胡家闸。经翟家庄至邵家庄后,二水合流。 径骆庄,出台南店东桥下,而东北,合于澧河。又北至东盟台,西入大陆泽:一绕 碛东南流,过普通桥,亦名普通河。又东径田村,又东径南汪村。入永年县西北 境。径柳村,至郑历村,又东南,入鸡泽县西南境。折而东北,流径浮图店,又北 径大韩固,又西北入南利县东南界。又北径宋家庄、圪塔头、程家桥,于郝桥镇。 又北入任县东南界,又东北,径程儿寨,是名程寨河。又西北,径骆庄。又北至 东盟台。东入大陆泽。
贾恩绂云,环水村以南,周数十里,本大特泽,号称南泊者。旧曰妙河、七里 河、百泉河、柳林河、洺河、刘累河,皆入南泊,以下汇归滏阳。《畿辅志》所载诸 河尚各入大陆泽。近四十年来,大陆化为平地,汛涨时尚或潴为小泊,稍退则各 归本槽。与前异矣。鸡爪河首起大陆泽中之环水村,东流,至穆家口。分二 支:一西北流入新澧河,《一统志》所谓鸡爪河。西北有河名穆家口是也;一东流 七里,至邢家湾归滏阳河。鸡爪之北,又有泄水沟,名小鸡爪,亦东入滏阳河。
澧水之支,又有七里河,合百泉诸水,自西南来入之。
七里河以流径邢台南七里得名,其下游为百泉河。源出邢台西山中。凡分 三支,北支出西河口,东南流至马河镇,合于中支。中支二源:一出龙尾尖:一出 于家沟,东至庄窝合流,又东至小埝合于北支,又东南,至西窑。合于南支。南 支出张马沟之东北,流至西川口。合于北、中二支,东流至黄家店。有脱镇沟小 水东南流,径西苗村北会以来入。又东逾铁路,径南陈村、花庄,有西狼沟乾河 自南来入,古名澧河者也,以下则合于百泉河。
百泉河即古傂水,《汉书·地理志》:广平国南和列葭水,东入傂。师古曰傂 音斯。《说文》:洒水出赵国、襄国,东入湡。《寰宇记》:百泉河在邢州东南八 里,水自平地而出,其泉无数,故曰百泉。又名鸳鸯水。乐氏引《水经注》云:南 和西、官治东。有便水,一名鸳鸯水。又赵记云:俗谓之百泉水。按:今本《水经 注》无此文。《邢台县志》:城东南八里为百泉,又一里会珍珠泉。珍珠泉在百泉 东南三里,其右别有一泉。重源并发、东南流,径大石桥,又折而北,又转而东南 入小澧河。又一里会黑龙潭。即黑龙闸渠,乃合小龙眼泉、帽儿泉、沟头泉、大 滩泉。汇而为黑龙潭,东流二里,入百泉河。旧云入七里河,以合流通称耳。 《安澜志》:百泉分为二支:一北流数百步,折而东,流二里,又分为二。俗名葫芦 套。亦名溜子河。葫芦套在狼沟东北五里许。其水忽分忽合,双出单行无定, 故名葫芦套、其自套而北流,又分为二支:一北流;一东流,俱入于七里河。其自 套而南者。屈曲东南流。径北屋村又分为二,入沙河县界。一南流;一东南流, 惧入于东狼沟河。其一东流径小厂村,又东径前楼、下村、过石桥,亦分为二;自 桥而东者,折而北流。入于七里河,以下百泉、七里互受通称;而东支则折而南 流,径河会村,又屈而东流,入南和县西境。有上河,在葫芦套东北五里,即葫芦 套之支流,南流入沙河县境、折而东南、入南和县界,合于百泉河。又东北,径河 郭村、小胡村、贾家村,至王家村入任县南境。又东北三十里,至王路村入大 陆泽。
大陆泽、西达活河合野狐泉、沙底、顺水等河自西南来入之。
达活河,即《汉志》襄国所云,故邢国有蓼水者也,东至朝平入湡。《寰宇 记》引《水经注》:蓼水出襄国石井岗。又云蓼水,一名达活水。今按:达活河出 邢台县西北五里,其上源名瓦瓮泉,在达活泉西二百余武,东流合达活泉,汇而 为池,周百余步,深丈许,溢而成渠,东南流,径郡城之北,环而为濠,有紫金泉出 马鞍山南,东流入濠。又东流径南、北小汪,北折有野狐泉,自营头岗东南流,径 白塔、胡家庄以来合。野狐泉,一作野湖泉,发源于邢台西北十里营头村野狐 冈,从石罅出,渟为池,汇小泉十余,东南流,有莲花泊水自左注之。泊在邢台西 北八里,东南流三里,合野狐泉。又有明沙泉自右注之。泉出邢台西北,东流六 里,合野狐泉。又东南流六十里,至海会桥,合于达活河。《畿辅志》云:莲花泊、 明沙泉即野狐之源泉,合而东下,是为响水河,盖即古之鸳鸯水也。按:《寰宇 记》以湡水、澧水、蓼水、蓼水通引为鸳鸯水,互受通称。据《顺德府志》:鸳鸯水 以达活、野狐二泉合并得名,今城北门名国士门,实旧鸳水门也。达活、野狐会 于响水河,正在城北二里。又东至高庄桥,有沙底河自西来入。沙底河发源邢 台县四十里火石冈,东南流径郡城北,亦名响水河。又东有红花沟自北来注之。 沟在府城北三里,西北诸村沥水之所汇,南流入于沙底河。又东至高庄桥,合于 达活河。又东径张村,至高小、吕村,有百泉河支流关湾河自西南来注之。此支 河即关家湾闸渠也。在府城东十二里,其水自百泉河北岸,由关家湾闸分出,流 径东汪村,至南小吕村,凡二十里,入于达活河。其下流贯达活,而北又五十里, 入任县界,仍归达活河。又东北,入任县西南境,至河头村分支,东南迤,入顺水 河。顺水河在任县西,乃百泉河北支流也。上承邢台之东汪、大贤、广润、普洛、 永泽、重兴等十八闸之溃水,至南和之贾宋村,入任县地。其北又有自牛尾河分 水,径任县南,抵大宋村,二水合流,至赵五家圪台以下,仍归达活河。又东径任 县城西,分支东出,其正支东北流,径任县城北,与分支合。又曲折东北流二十 里,至南留寨,入大陆泽。
达活河北有柳林河合蔡河、圣水河自西来入之。
柳林河即白马河,下流亦简称马河,与李阳河至唐山县西,俗呼名马河者 别。俗呼小马河,即《汉志》所云邢国之冯水也,一名柳林河。《任县志》谓柳林 即长谷水。《汉志》中丘注:云逢山、长谷诸水所出是也。河出内丘县城西龙腾 山。《寰宇记》所谓龙腾水也,其上为九龙河,由鹊王府前汇西山一派九水,合而 东流,出九龙桥下,会任庄、和庄之水。又东径柳林村,是为柳林河。又东有树 山小水一支自北来入。东南流至西庞村,有小水西自东青山来入,因名庞河。 又东径铁顶墓,至县南,距城十里,名小马河。又东至张沱,歧为二:正支东下, 分支南出,至垒东复合流,又东入唐山县西南界。径邢村,有内丘县南七里河自 西来入之。河在内丘城南七里,源出西丘村、程村,田间沟浍之水。由永安、鲁 村而东至留孙村、黄釜村,散于田。其下流东至邢村入九龙河。又东至南汪店, 折而东南,入任县北界。又东南有圣水河合蔡河自西南来入之。圣水河源出任 县西北圣井村,有圣母庙。井泉涌出,环庙为河,东北与蔡河会。蔡河沥水渠 也,上流有二,皆无泉源,一出邢台,一出内丘。在邢台境者,首起县北三十里兰 阳冈,东北流,入内丘县界。至下屯村,转而东南流,复入邢台县境。至庞马村, 又折而东北,流至东时村有二小泉入焉。又东北与内丘蔡河合。其河首起县西 南十里之狐狸村,为西南山水,各村沥水之总道。东流,径县南之粮原店,又东 南到太平村,入邢台县境,与前蔡河合。又东北入任县西北境,至张霍村,出蔡 河桥下,河形渐微,又东,河形复显,又东,台于圣水河。又东八里入柳林河。 案:蔡河自狐狸村南,首受白马河、东流,径兰羊岗、赵庄、梁园店,以下干涸。宣 统元年,始桃柳林,以合圣水。《畿辅志》所云:圣水河实即蔡河,一水而源流异 名者,柳林河又东,径刘家屯,至马河桥,又东入大陆泽。
柳林河北有李阳河,合张耳、磁窑等沟自西来入之。
李阳河俗一名马河,出临城县界戴家庄,东南流,入内丘界且停山之东。在 虎头山北。其上分二支:一自县西二十里,扬武川合张耳沟。相传为张耳练兵 处,由且停山之左支此岭而来;自且停山之右石河冈,由内丘而来,分流,而东至 内丘县城西而合,折而东北流,至前、后李阳,逾铁路。东流,径北光,河渠铺,旧 有磁窑沟水自西北入之。磁窑沟水即北七里河,一名笠帽沟。首起内丘县西北 马峰冈,在籰山之东,又东径李阳铺,是名李阳河。又东入唐山县西境,土人亦 呼为马河。又东径崔庄。又东南迤,径南村、东良、北楼、羊村、牛村,又南入任 县东北界。又东入大陆泽。
大陆泽之北有二河焉,西曰新澧河,亦旧滏阳河所行故道也,万历中,漳河 泛滥,由曲周入滏阳河,而滏阳始决而东徙。则今所行之道,亦即滹沱别道也。 澧河首起穆家口,故亦名穆家口河,北流五里,径崔家庄,入隆平县东南境、又北 流四十里。入宁晋泊。其东曰鸡爪河,首起大陆泽中之环水村,东流至穆家口, 分二支:一西北流入新澧河;一东流七里至邢家湾,归滏阳河。鸡爪之北,又有 泄水沟,名小鸡爪,亦东入滏阳河。按:大陆泽所受各水,皆有沟渠或开或废,历 年变更,不能悉载,然亦甚微细,非引灌即分消也。
宁晋泊古与任县南泊相连为一,而通渭之大陆泽,即滹沱、漳、滏、胥于是 聚,后世淤垫日高,遂判为南、北二泊。其户仅一北澧相通。南泊全水,则由北 澧为腰河,以达于宁晋。而今则漳水更徙,而南滹沱亦徙而北,滏阳虽承其流, 亦徙而东,水道变迁;迥非昔比。而土俗则呼之为葫芦河。观其形,两泊巨而腰 河细,又南杀于北,故呼为葫芦。《畿辅舆图》:宁晋泊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环泊 之村十有七,赵庄、南丁、曾汪村、铺头村、小河口、史家嘴、冯家台、孟家庄、新立 庄、耿家庄、南鱼庄、北鱼庄、张家口、鱼滩头、贾家庄、素丘庄,大曹庄。泊中之 村九,宋家庄、曹家台、郭家台、赵家台、于家台、刘家场、徐家庄、王家庄、西赵家 台。而关帝庙居其中焉。县册云:泊之东西,自北鱼村至史家嘴,宽广三十余 里,泊之北,自南鱼村至素丘村,袤长亦三十余里,所受诸河,各有渠渎,水涨成 泊,水落归漕,其南面止受南泊,尾流是为新澧河,
滏阳河又东径曲周南关,又东折而北,径牛屯、三岔路、马疃,入鸡泽界。径 旧城营分流西出,南曰文明沟,北曰兴隆河。文明沟本旧城营通城壕之故渎,明 季堙废。清乾隆九年,知县李世基复浚。兴隆河系乾隆十六年,知县王光燮所 浚,起西岸邢家堤,迄于城壕,设闸以兴水利,皆西绕鸡泽城潦,而西入刘累河。 滏水又北,径邢家堤入平乡界。径亭西口、新家屯,分支东北出,径王杨村、刘家 屯,又西北,迤径大宋村,至南原庄,复西归本河。今南原庄以西已涸。正流西 北迤,入任县界,径曹庄、北定桥、邢穆寨,曰道此下接大陆泽下口。又东迤,径 小范家庄、马兰村、牛家桥、苏家庄、狮子疙疸、枣坨村,入宁晋界。又北经孙家 窑、前、后新立庄、孟家桥、交家嘴,澧河合抵水河、乞了河诸水以来会。
泜河南泜水也,别呼元氏之北泜水。《山海经·北山经》:敦舆之山,泜水出 于其阴,东流注于彭水。《方舆纪要》敦舆山。一名幽淮山,或误为幽维,与敦舆 相连,非一山也。韩信斩成安君汦水上者即此也。而《汉书·地理志》无汦水所 出。明文《金史·河渠志》:临城县有敦舆山泜水,内丘县有内丘山泜水。盖泜 水有南、北二源,南源出内丘县西鹊山太子岩南胡姑脑,由烟南、獐磨诸村北,至 石关,入临城西县南界,与北源会。而北源则出临城西南敦舆山。南接太行,北 连常山,水出山阴,东流径青龙山,又东合南源。径三峡村至东竖村,有天台山 水自西来入之。天台山在临城县西,水出山麓,有南北二源,东流至牛口峪而 合,又东流至东竖村入泜河。又东至山南头,有乞了山水合冷水村自西南来注 之。乞了源出临城西南擅峪村,东北流,合冷水村水,径灰林、中高等村至柏畅 村,入泜河,是名三断绿杨河。三断者胡姑脑、天台山、乞了山,此三水分断,俱 入泜河也。然亦有时而断流,故旧志有优流之说。东南流,径临城县南。有八 里沟水注之。沟在临城县西南二十里,有泉滃出,东北流,径崇礼村、水南寺,入 泜河。又东南,径县东南钓盘山,昔韩信败陈余于此。至西尹村入内丘县东南 境,径东尹村。俗名尹村河。又东北,入唐山县西北界,径古柏入城,俗名沙河 或名脂沟。《元和郡县志》所谓泜水在尧山县西一里。俗名脂沟者。又东北,径 尧山县西五里干言村,卫诗出宿于干饮饯于言即此也。又东径唐山城北,又东 径宣务山,按:《山海经》邢有巏屼,即此,在尧山东颜之推家训,或呼为虚无山。 《魏志》作宣雾山,又东径官庄入隆平县西境,又东北五里,径县城北,又东北,至 黄家庄,入宁晋泊。
泜水至隆平城北,合新澧河。稍北,有泲河合午河,自西入之。
泲水河一作济水,泲本济之古文,应邵竟以此泲混于四渎之一,盖误。诗所 云出宿于泲,正此水也。《汉志》:房子赞皇山石齐水所出,东至库陶入泜,房子 今临城、库陶今宁晋,《明·地理志》:济水一曰沙水。此水与槐河本非一水,而 下游支流俗竟呼为槐河,致与赞皇北入元氏之槐河往往致舛。按:泲水出赞皇 境赞皇山东南之大石门,郝家沟二村。东南迤,径小石门、齐家庄,东北迤径倪 头。有二支:一出花木村;一出上石路,合流自西来入之。又东北径何庄、石碑、 郭庄,东迤,径加应寺、东、西王俄、南、北焦村,入高邑界。东径房子故城,逾铁 路,径高邑城南,东南迤,至后庄头,分支东南出,俗名为槐河。东南入柏乡城 壕,绕城一周,与西来午河合流,至城东,仍与午河分流。午河上游泥河,出临城 北六里乔家庄、东、西泥河村,地名平滃,有泉涌出,东流,径西镇山,逾铁路,分 为二支:南径包水、贾庄、路村北,径赵村,侯家庄,入柏乡城壕;西北支先合泲水 支流,更入城壕。至城东仍分二支,北为南槐河,南为午河。午河径隆平境之 东,北折,合于南槐河,而后东入新丰河,一名槐午河,又名槐武河。又东经岳家 庄,与正流复合,东径北鱼村,与午河合,又东合于新丰河。泲水正流自后庄头 东南入柏乡界。径白楼村至西黄泥,又有新沟河出高邑榆林村,东流,径固坝 店、马村,自西北来注,又东南入隆平界。径乡官村与号槐河之支流,又东入新 澧河,即刘累河。北径徐家河,至史家觜以入滏河。
滏水受新丰、洺、泜诸水,以下又有槐河合野狐、泥橙、段岭诸水,自西北以 来入。
槐河古阻水也。汉《地理志》元氏县沮水首受中丘西山口泉谷,东至当阳入 黄河,此黄河即衡河也。古横衡字多作黄。槐,泲源相近,而实各派。隋《图经》 以槐为泲,后多误泲为槐,皆非是。按:槐水源有二岐,皆出赞皇山,其西岐出纸 糊套山之东,由嶂石寨东北流,径石入寨至楼底,与东岐台;东岐出幽淮山之东 北,北流至楼底,合于西岐。又东北流,径野狐泉、三家坪、有吊马关小水自西来 入。又东北,径铁窟窿东,有南掌村小水自东南来入,西有段岭口小水西来入, 即泥橙河也。
泥橙河发源赞皇西北二十里泥橙口,循太行山麓东南流,有段岭水自西来 入。水出赞皇县西五十里段岭口山中,迤东,流入泥橙村,又东南,至槐圪塔,合 野狐泉。又东北,至玉皇庙,有黄禄崖小水自西北来入。又屈曲东北,径龙堂 院、都户,有黄沙岭水东流。径石板村、孔上湾,有牛角山南之水东南流,径李德 裕、平泉庄。又径田村以来入。合流而东入于槐河。《畿辅志》以此水为槐河北 源者也。又有四望山南之水,亦于此南流,来入槐河。又东径赞皇城北。又东 径见守村,白马泉自南岸来人。又东北入元氏界,径西正社村。有汶河西北自 四望山北东南流,径元氏界苏阳、纸屯,有北泜水自西来注。北抵水即韩信斩陈 余之地。发源元氏县西群山中。东流,径高庄至纸屯村,是名温泉。隆冬有冻, 东入槐河。槐河又东南迤,径郭村入高邑界。逾铁路,径东、西里村入赵州西南 界,达沙河桥下,俗谓之沙河。又屈曲东南流,径野鸡铺,又东入宁晋两北界,亦 名槐武河。又东径大北苏庄,至南龟台入于北泊,于史家嘴西,合于新丰河,以 入滏。
滏水于河头里以南,分为二支:北支东北绕铺头村,则洨河合金河、猪龙、冶 河诸水自西北来入之。
《畿辅志》云:洨河《汉书·地理志》:石邑今获鹿县,井陉山在西,洨水所 出,东南至廮陶今宁晋县,入汦。《太平寰宇记》:石邑县洨水一名童水,又名鹿 泉水,一名井径水。又获鹿县井陉口,今名土门口。鹿泉出井径口南山下。《明 史·地理志》:获鹿县西有莲花山,白鹿泉出焉。东流为西河,即洨水上源也。 是洨水之源,为鹿泉可证。《水经注》绵曼水又东流,径乐阳县故城西,汉乐阳侯 国在获鹿县东北。右合井径山水,世渭之鹿泉水。东北流,径陈余垒南,东注绵 曼水。绵曼水又东径乌子堰,枝津出焉。又东谓之大白渠。又东南径关县故城 北。今栾城县。又东径宋子县故城北。今赵州城。又东径敬武县故城北,亦赵 州地。又东谓之斯洨水。《地理志》曰大白渠东南至下曲阳今晋州入斯洨者也。 据郦《注》所言,则白渠、斯洨,皆绵曼之下流,而今绵曼则合甘淘,为冶河,而东 北入于滹沱。不更东南径获鹿、栾城、赵州等处,其径此数处者,乃正此洨河,是 知洨河即古绵曼旧渎,而为斯洨水矣。度其故道,当由金珠岭泉而东流,合井径 山水,故曰。又东径乐阳县西,右合井径山水也。金珠岭与井径山原相连接,皆 在井径、获鹿两界之间,大凡山水下注,必挟砂石,日久淤高,遂成两断,而绵曼 于是改流北出,并金珠亦转而西趋,而斯洨、白渠于是亦近,就本源不复上承绵 曼矣。盖水有迁移,而山无迁移,邑有迁移,而地无迁移,此则形势俨然可寻其 旧者也。今按:洨河,源出获鹿县,汉曰石邑五峰山东麓,其西为金珠岭,东为封 龙山,出梁家庄东流,有小沙河南自封龙山北,东北流,径山下尹村以来入。又 东南,径莲花营,又东有旧渠,自北来入,旧渠首起获鹿县东南塔潭村,南流七里 入洨河。又东至良政村,有金河会新渠,东南流以入金河。在获鹿县东南三十 里,首自县之岭底村,东流有新渠二,以次来会。一在获鹿村东南五里庄,南流 径良政村,凡七里,合于洨河。一在县南小宋娄村,南流,径同冶村,凡四里,入 金水河。同至良政村入洨河,洨河又东,岐出为环,逾铁路入栾城界。径永安、 王村,有北沙河起获鹿县南境,西自元氏桐山岭东,三岐,至石版沟合流。东逾 铁路,径梅花村东入于洨河。洨河又东径牛农庄入栾城县西北境,径彭家庄,又 东南,径陈村,南沙河自西南来入之。南沙河在元氏县北三十里,其上源有三 源:一出县西北封龙山为正源;一出割须岭;一出仙宫寨,递迤而东流,至牛家庄 以次而合,又六十八里入栾城县西北境,转而东北流,出惠政桥下,至永安村入 洨河。洨河又东南流,径新庄,有金水河合泥沟,自西南来入。金水河起自元氏 县东北之赵村,东流至牛家楼,合泥沟。泥沟起自县北院家庄,东南流,至牛家 庄,合金水河。又东入栾城县界,迤北。至新庄入洨河。洨河又东南,径宿庄、 龙门村,入赵州西北境,有潴龙河土名沙河,与滋、沙下流之潴龙河别。自西来 入。潴龙河源出元氏县境西山中大[太]行之支麓也,东流,径胡家庄、北沙滩、 吴村、北白娄村、毛尹,赵壁、南尹、西贾等村,凡八十里,又东入赵州西北界。又 东二里,入沙河。洨河又东南,径贾吕、输城、傅家汪,有冶河故渠分支自西北来 入。冶河故渠本入滹沱,此其分支者也。其上游本汉之大白渠,获鹿羊市村以 下,即元代所开之运粮河,一名清水河,一名运粮河。首受故渠于正定县之桃园 村,合流入获鹿界。径东、西羊市,冶河入栾城县北境。径冶河铺,又南径城北, 环城为壕。又东南,径南十里铺入赵州界。径西关,至大石桥镇北,入于洨河。 大石桥陷匠李春所造,号鬼斧神工者也。洨河又东南,径侯召、西洨洋入宁晋县 界,径闫家庄、王李庄,分支南合于槐河。本支又东南,径南、北丁曹、东汪、北 折,合于滏水支流,即绕铺头村一匝之支河也。又东北,径候高、曹家楼,小河头 以北合��河。 又东仍归本河。 正流由史家嘴东流,径辛庄入新河县界。 径城北 荆家庄、徐城村北折,复入宁晋界。径小曹庄北有支渠入之,二岐合一,约五里, 又东径侯家口、��河自西来入。��河首起宁晋东北小营里,其北当与王莽沟通 今已湮十余里。东南流,径胡岳、裴家庄、刘路、尧台,神堂、历城,东折,径延白, 滏水支河南来会之。又东入滏。滏水又东入新河界,径四葫芦湾村,由博家庄 南迤,径新河城北,又北折,径望腾庄,周张庄,入冀州界。东北迤,径固城、邵 村,有滹沱故道西北自王口来入。此本乾隆五十九年,迄咸丰初,滹沱合滏之故 道。其上游自藁城东门外,南径晋、赵、宁三县之境,今已湮。
滏水又东北,径码头、漫水洼、东辛入衡水界。径律村、贾家庄、旧城,东迤, 径马家村,有渠自南来入。又东至水圈,有新渠自西南来入。新渠俗曰盐河,为 光绪中冀州知州吴汝纶所开,长六十里,初开绅民多阻其成,渠成,两岸沮洳皆 为膏腴,民乃思之。起冀州西南野庄头,东北迤,径大齐村、王家庄、南、北田庄、 大赵常、杜村、枣园、于马四村,以入滏河。又东北迤,径衡水城西、城北,又北入 武邑界。径石家湾,至赵桥镇,夹河又北入武强界。曲径岔河,有龙治河自西南 来入。以下滏河亦名龙治河。贾恩绂云:闫家务以下至小范,滹沱故渎来合者, 凡四,兹仅闫家务一河,余皆淤废元迹。而盆河之龙治河,其名不知所始。《深 州志》以为武渊,当亦滹沱故渎,而民间借以泄沥水者。龙治河首起武邑县东牛 村,东北径郭家湾,至岔河以入于滏河。滏水又北径小范镇、大郭,樊屯镇,又有 天平沟自西南来入。天平沟首起武强城西,将至城折西北,又东北,趋献县以达 于滏。考县志载,天平沟五,其四已湮,自乾隆四年至咸丰元年,屡修屡废。光 绪中武强暨献县同力合作,始复其一,水始畅流,东北出,入饶阳界。又径刘庄、 齐庄,以合于滏。滏水又北径立当村、桥头,上七里庄,合于滹沱。
滏水至洨河口,东有雍正五年新挑河,引泊水入滏阳河,今则新挑河已复淤 平,而引泊入滏者乃北澧河之尾流。穿宁晋泊而东北行,至史家嘴东,与滏阳为 十字河。滏阳河于十字河分受北泊诸水,东流。径宁晋、新河,入冀州西界,至 王家庄,有滹沱自百尺口来合。滏之故道又东北至堤北村,有滹沱自束鹿来合。 滏之故道又东北入衡水县西南境,径焦冈村,有滹沱自深州来合,滏之故道又东 北入武邑县西界,又北入武强县东南界。至小范镇,有滹沱自藁城、晋州、束鹿、 深州来会之。故渎自此以下,达子牙河,为前滹沱河之故道。今则滹沱北徙,遂 为滏阳专行之道矣。由小范而东北,入献县西南界,又东北至完固口,其东有滹 沱之别河出焉。
滹沱别河自献县完固口,分支西迤,径崔家庄、三里台,北迤,径李家口,折 而东,径韩庄,至郭镇,郭庄有亭子河口西南来入。又东北至淮镇,东迤入交河 界,径高宫、高龙华,合于滹沱别河,滏水又东北,径黄递铺,入青县东南界,至杜 林镇,有古漳河之故渠焉。
永年县
洺水,府北三十五里,源出山西辽州界[太]行山中,经河南武安县东北流, 绕邯郸县紫山之北,二流双导,合而为一,经府西临洺镇东北流,合于沙河,历鸡 泽县东南而入平乡境。沙河,北五十里,自沙河县流经鸡泽县西,又东南流至永 年境合于洺河,复东北出,入平乡县境。支川多附洺、沙二河以北出,涨溢不时, 下流多被其患。滏水,县西南五里,亦名滏阳河,自邯郸县流入界,俗谓之柳林 河,又东北经府城南,东入曲周县界。贾葛潭,在县西二十里,受邯郸西山之水, 下通滏水。
邯郸县
洺河,县西北三十五里,自河南武安县流入境,又东入永年县界。滏阳河, 县东三里,自河南临漳县流入境,又东入永年县界。至元初,郭守敬言:磁州东 北漳、滏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沣河,可灌田三 千余顷。十八年,磁州守张梦辅令民浚治,以通舟楫,今废。西东二十五里,源 出紫山,流入城贾葛潭。今城南五里有堵河,城西半里许有沁河。蔺家河,县西 南二十里,又西十里有闫家河,夏秋之交,同归渚河。又岩嵛河,在城西北二十 里,又十里为牛照河,此二水同归沁河,其下流俱入于滏河。输元河,在县西北 二十里,其水夏秋之间散注田畴,或抵城下与沁水同流。白渠,在县西,旧自河 南武安县牛首水及武始县之拘涧水悉流合焉,又东经成安、肥乡县而入漳水,今 余流仅存。



更多同类【滏阳河史】......
科普知识